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前言 | 第7-9页 |
一、 研究的背景和目的 | 第7页 |
二、 对经营者和股票型薪酬激励的几点说明 | 第7-8页 |
三、 本论文的研究思路 | 第8-9页 |
第一章 经营者股票型薪酬激励概述 | 第9-18页 |
第一节 经营者股票型薪酬激励的理论基础 | 第9-11页 |
一、 人力资本产权理论 | 第9页 |
二、 委托-代理理论 | 第9-11页 |
第二节 经营者股票型薪酬激励制度特征的理论分析 | 第11-12页 |
一、 经营者股票型薪酬激励制度的优点 | 第11-12页 |
二、 经营者股票型薪酬激励制度固有的缺陷 | 第12页 |
第三节 经营者股票型薪酬激励的基本要素及其分类 | 第12-18页 |
一、 经营者股票型薪酬激励制度的基本要素 | 第13-15页 |
二、 股票型薪酬的类型分析 | 第15-18页 |
第二章 中国引进经营者股票型薪酬激励制度的必要性 | 第18-37页 |
第一节 经营者薪酬激励制度的构成及发达国家的薪酬激励特点 | 第18-21页 |
一、 激励的构成 | 第18-19页 |
二、 经营者薪酬激励的内容构成 | 第19-20页 |
三、 发达国家目前的薪酬特点 | 第20-21页 |
第二节 股票型薪酬激励在国外的成功实施 | 第21-23页 |
一、 股票型薪酬激励在美国的实施状况 | 第21-22页 |
二、 日本、欧洲股票型薪酬激励实施现状 | 第22页 |
三、 股票型薪酬激励制度的发展趋势 | 第22-23页 |
第三节 中国企业经营者薪酬激励制度的沿革 | 第23-26页 |
一、 四次工资制度改革 | 第23-25页 |
二、 年薪制与股票型薪酬激励制度 | 第25-26页 |
第四节 企业经营者薪酬激励现状及现存问题 | 第26-33页 |
一、 薪酬水平的不合理性 | 第26-28页 |
二、 企业经营者薪酬与业绩的不相关性 | 第28-29页 |
三、 企业薪酬决定机制错位 | 第29-30页 |
四、 薪酬结构不合理 | 第30-31页 |
五、 引入股票型薪酬激励的必要性 | 第31-33页 |
第五节 经营者股票型薪酬激励有效性的博弈分析 | 第33-37页 |
一、 博弈论基本概念的简单介绍 | 第33-34页 |
二、 分析股票型薪酬激励有效性的博弈模型 | 第34-35页 |
三、 博弈模型的子博弈精炼纳什均衡 | 第35-37页 |
第三章 实施经营者股票型薪酬激励面临的问题及解决思路 | 第37-51页 |
第一节 经营者股票型薪酬激励在中国的实践 | 第37-40页 |
一、 中国实施股票型薪酬激励制度的模式举例 | 第37-39页 |
二、 中国实施的股票型薪酬激励的特点 | 第39-40页 |
第二节 经营者股票型薪酬激励实施的宏观环境问题及解决思路 | 第40-45页 |
一、 观念上的障碍 | 第40-41页 |
二、 股票市场欠成熟 | 第41页 |
三、 现行法律法规的障碍 | 第41-43页 |
四、 经理人市场建设 | 第43页 |
五、 国内公司法人治理结构欠规范 | 第43-45页 |
第三节 经营者股票型薪酬激励微观操作方面的问题及解决思路 | 第45-47页 |
一、 股票来源 | 第45-46页 |
二、 行权价格 | 第46页 |
三、 授予时机 | 第46页 |
四、 业绩评价 | 第46-47页 |
五、 持股比例 | 第47页 |
第四节 在中国试行经营者股票型薪酬激励制度的建议 | 第47-51页 |
一、 行业的选择 | 第48页 |
二、 上市公司适用此制度的原因 | 第48页 |
三、 企业的性质和发展阶段的选择 | 第48-50页 |
四、 国有企业实施股票型薪酬激励制度激励应注意的问题 | 第50-51页 |
参考文献 | 第51-54页 |
后记 | 第5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