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自动化技术、计算机技术论文--自动化技术及设备论文--自动化技术在各方面的应用论文

闸站自动化典型问题的分析与研究

第一章 绪论第1-11页
 1.1 论文目的第8页
 1.2 论文背景第8-9页
 1.3 本论文完成的主要任务第9-11页
第二章 信号采集传输与处理第11-27页
 2.1 信号的获取第11-18页
  2.1.1 闸站信息第11-12页
  2.1.2 闸站常用传感器第12-16页
  2.1.3 传感器的选型第16-17页
  2.1.4 新型传感器第17-18页
 2.2 数据传输第18-20页
  2.2.1 传送方式第18-20页
  2.2.2 信号发送方式第20页
 2.3 数据处理第20-21页
 2.4 流量的测量第21-26页
  2.4.1 流速仪法第21页
  2.4.2 水力学公式法第21-22页
  2.4.3 曲线法第22-23页
  2.4.4 软测量法第23-26页
 2.5 本章小结第26-27页
第三章 计算机控制系统第27-44页
 3.1 系统设计的一般原则第27页
 3.2 系统的典型结构第27-36页
  3.2.1 监控网络第28-32页
  3.2.2 视频监视第32-34页
  3.2.3 安全检测第34-36页
 3.3 控制方式研究第36-41页
  3.3.1 控制系统的一般要求第36-37页
  3.3.2 双吊点闸门控制第37页
  3.3.3 挡潮闸的控制第37-40页
  3.3.4 泄洪闸的控制第40-41页
 3.4 监控网络的安全第41-43页
  3.4.1 存在的安全隐患第41页
  3.4.2 设备互连方式及安全措施第41-43页
  3.4.3 网络安全管理第43页
 3.5 本章小结第43-44页
第四章 PLC通信网络的研究第44-57页
 4.1 PLC网络中常用的通信方法第44-46页
  4.1.1 RS232/RS485标准第44-45页
  4.1.2 PLC通信网络第45-46页
 4.2 PLC的连接方式第46-47页
  4.2.1 下位连接系统第46-47页
  4.2.2 同位连接系统第47页
  4.2.3 上位连接系统第47页
 4.3 PLC网络拓扑结构第47-49页
  4.3.1 生产金字塔结构与工厂计算机控制系统模型第48页
  4.3.2 PLC网络的复合型网络拓扑结构第48-49页
 4.4 PLC网络的各层子网通信协议的配置第49-50页
 4.5 PLC与PC互联通信第50-55页
  4.5.1 通信协议的设计第51-52页
  4.5.2 PLC程序设计第52-54页
  4.5.3 通信程序设计第54-55页
 4.6 本章小结第55-57页
第五章 可靠性设计第57-67页
 5.1 可靠性概念第57页
 5.2 影响可靠性的因素第57-58页
 5.3 提高可靠性的措施第58-66页
  5.3.1 控制系统的供电设计第58-59页
  5.3.2 冗余设计第59-60页
  5.3.3 保护措施第60-61页
  5.3.4 故障报警及处理第61页
  5.3.5 抗干扰措施设计第61-66页
  5.3.6 软件可靠性措施第66页
 5.4 本章小结第66-67页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第67-69页
 6.1 论文总结第67-68页
 6.2 展望第68-69页
参考文献第69-72页
致谢第72页

论文共72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超薄栅氧化层的热稳定性和隧道电流研究
下一篇:模块化智能磁航向系统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