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9页 |
Abstract | 第9-14页 |
第一章 课题研究的现实意义 | 第14-18页 |
·选题背景 | 第14页 |
·本课题的现实意义 | 第14-16页 |
·本课题适应新课程改革的需要 | 第14-15页 |
·本课题适应普通高中学生提高科学素养的需要 | 第15页 |
·本课题适应普通高中学生心理健康发展的需要 | 第15-16页 |
·国内外有关学业不良的研究现状 | 第16-18页 |
·普通高中物理学业不良的定义 | 第18页 |
第二章 普通高中学生物理学业不良分类研究 | 第18-30页 |
·普通高中物理学业不良学生的主要认知因素的研究 | 第18-22页 |
·普通高中物理学业不良学生注意集中能力研究 | 第19-20页 |
·普通高中物理学业不良学生思维能力 | 第20-22页 |
·普通高中物理学业不良学生的记忆能力研究 | 第22页 |
·影响普通高中物理学业不良的主要非认知因素的研究 | 第22-25页 |
·调查问卷 | 第22-23页 |
·结果及分析 | 第23-25页 |
·普通高中物理学业不良学生的形成原因 | 第25-29页 |
·普通高中学生物理学业不良学生的分类 | 第29-30页 |
·普通高中学生物理学业不良的诊断 | 第30页 |
第三章 普通高中物理学业不良学生转化的理论依据 | 第30-35页 |
·教育学理论 | 第30-32页 |
·奥苏贝尔的有意义接受学习 | 第32页 |
·布卢姆的掌握学习理论 | 第32-33页 |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 第33-34页 |
·卡特尔人格特质理论 | 第34-35页 |
第四章 普通高中物理学业不良学生转化的实验研究 | 第35-47页 |
·普通高中物理学业不良学生转化的实验设计 | 第35页 |
·普通高中物理学业不良学生转化的实验组织及实验过程 | 第35-36页 |
·普通高中物理学业不良学生的转化的对策实施 | 第36-47页 |
·培养、激发学业不良学生学习物理的动机和兴趣 | 第36-41页 |
·采用学案导学教学法提高物理课堂教学效果 | 第36-39页 |
·教师灵活掌控课堂、关注学生接受效果 | 第39-40页 |
·重视观察和实验,运用信息技术,创设情景 | 第40-41页 |
·结合卡特尔人格测试对物理学业不良学生的针对性心理辅导 | 第41-43页 |
·传授学习方法、培养良好学习习惯,稳固兴趣 | 第43-45页 |
·帮助学业不良学生创设良好的环境 | 第45-47页 |
第五章 普通高中物理学业不良学生的转化的策略有效性测量评价 | 第47-53页 |
·普通高中物理各类学业不良学生的学习行为转化的测量与评价 | 第47-49页 |
·普通高中物理各类学业不良学生的学业成绩的测量与评价 | 第49-53页 |
后记 | 第53-54页 |
附录1:影响普通高中学生学习物理的因素调查问卷 | 第54-56页 |
附录2 | 第56-62页 |
主要参考文献 | 第62-6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