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化、科学、教育、体育论文--教育论文--教学理论论文--课程论课程设计、课程标准等入此。论文

复杂性视域中的课程创生

摘要第1-6页
Abstract第6-8页
前言第8-21页
 (一) 论题的缘起第8-10页
  1. 人类思维方式转变的需要第8页
  2. 课程变革与发展的需要第8-9页
  3. 我国课程实践的现实需要第9-10页
 (二) 相关研究综述第10-19页
  1. 关于课程创生的研究第10-13页
  2. 关于复杂性理论的研究第13-16页
  3. 关于复杂性与课程创生关系的研究第16-19页
 (三) 论题的意义第19-20页
 (四) 研究的主要问题及基本思路第20-21页
一、内涵与意义:课程创生的复杂性思辨第21-34页
 (一) 复杂性理论基础第21-27页
  1. 复杂性第21-24页
  2. 复杂性范式第24-27页
 (二) 课程创生的复杂性界定第27-34页
  1. 课程创生是一个复杂系统第27-30页
  2. 课程创生的特征彰显复杂性第30-34页
二、实践与行动:课程创生的复杂性建构第34-69页
 (一) 复杂性视域下课程创生的实践基础第34-40页
  1. 外在支撑:社会变革的复杂性第34-36页
  2. 发展契机:价值取向的多元性第36-38页
  3. 内在动力:人的复杂性发展第38-40页
 (二) 复杂性视域下课程创生的实践原则第40-43页
  1. 自组织原则第41-42页
  2. 多中心原则第42-43页
  3. 反思性原则第43页
 (三) 复杂性视域下课程创生的实践方式与形态第43-69页
  1. 课程目标的创生第43-49页
  2. 课程内容的创生第49-56页
  3. 课程实施的创生第56-65页
  4. 课程评价的创生第65-69页
三、发展与反思:课程创生的复杂性诉求第69-80页
 (一) 课程创生的复杂性发展对教师的要求第69-76页
  1. 思维方式的变革:由“简单”走向“复杂”第69-71页
  2. 课程角色的嬗变:由忠实执行者走向反思建构者第71-75页
  3. 价值取向的转型:由“线性”走向“创生”第75-76页
 (二) 课程创生的复杂性发展对学校的要求第76-80页
  1. 加强教师教育,培养反思性实践者第76-78页
  2. 构建创生型的学校组织文化第78-80页
结束语第80-82页
参考文献第82-88页
后记第88页

论文共88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三语教学条件下的教师合作研究
下一篇:进城农民工随迁子女义务教育经费保障研究--以重庆市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