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8页 |
引言 | 第8-9页 |
第一章 研究问题的提出 | 第9-12页 |
一、问题的产生 | 第9-10页 |
二、概念的界定 | 第10-11页 |
(一) 课程衔接 | 第10页 |
(二) 综合课程衔接 | 第10-11页 |
三、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 第11-12页 |
(一) 研究的目的 | 第11页 |
(二) 研究的意义 | 第11-12页 |
第二章 研究方法的选择 | 第12-17页 |
一、研究问题 | 第12-14页 |
二、研究框架 | 第14-16页 |
三、研究方法 | 第16页 |
四、研究过程 | 第16-17页 |
第三章 初中《科学》与高中化学(必修模块)之间课程衔接特点 | 第17-46页 |
一、课程的基本理念 | 第17-21页 |
(一) 初中《科学》的基本理念 | 第17-18页 |
(二) 高中化学的基本理念 | 第18-19页 |
(三) 初中《科学》与高中化学之间的课程理念特点 | 第19-21页 |
二、课程目标 | 第21-25页 |
(一) 初中《科学》的课程目标 | 第21页 |
(二) 高中化学的课程目标 | 第21-22页 |
(三) 初中《科学》与高中化学之间课程目标的衔接特点 | 第22-25页 |
三、课程内容 | 第25-46页 |
(一) 课程内容选择和组织的基本特点 | 第25-28页 |
(二) 初中《科学》与高中化学(必修模块)之间课程内容的衔接特点 | 第28-46页 |
第四章 结论与建议 | 第46-50页 |
一、结论 | 第46-48页 |
(一) 课程理念之间的衔接特点 | 第46页 |
(二) 课程目标之间的衔接特点 | 第46页 |
(三) 课程内容之间的衔接特点 | 第46-48页 |
二、建议 | 第48-50页 |
(一) 重视科学教师的培训和教学研究 | 第48页 |
(二) 重视对《科学》课程内容的掌握 | 第48页 |
(三) 重视对初、高中知识衔接点的掌握 | 第48-49页 |
(四) 加强综合科学课程衔接的研究和教学资源的开发利用 | 第49页 |
(五) 加强课程编制与课程实施间的互动 | 第49-50页 |
参考文献 | 第50-52页 |
附录 | 第52-54页 |
后记 | 第5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