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交通运输论文--公路运输论文--汽车工程论文--汽车结构部件论文--转向系统论文

汽车线控转向路感模拟与主动转向控制策略研究

内容提要第1-10页
符号说明第10-17页
第1章 绪论第17-31页
   ·课题研究目的第17-18页
   ·SBW 系统结构组成及性能特点第18-22页
     ·SBW 系统结构组成第18-20页
     ·SBW 系统性能特点第20-22页
   ·国内外SBW 系统研究综述第22-29页
     ·国外SBW 系统研究综述第22-26页
     ·国内SBW 系统研究综述第26-27页
     ·SBW 系统控制策略研究综述第27-28页
     ·存在问题及研究意义第28-29页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第29-31页
第2章 整车动力学建模及验证第31-53页
   ·十三自由度整车模型第31-41页
     ·车体模型第33-34页
     ·车轮模型第34-35页
     ·EPS 系统模型第35-38页
     ·迎风阻力模型第38页
     ·制动系统模型第38页
     ·驱动系统模型第38-40页
     ·轮胎模型第40-41页
   ·驾驶员和路面附着条件模型第41-42页
     ·驾驶员模型第41-42页
     ·路面附着条件模型第42页
   ·模型验证第42-51页
     ·蛇形试验工况第45-46页
     ·方向盘转角阶跃输入试验工况第46-47页
     ·中心区转向试验工况第47-48页
     ·双移线试验工况第48-49页
     ·双纽线试验工况第49-50页
     ·稳态回转试验工况第50-51页
   ·本章小结第51-53页
第3章 线控转向系统路感模拟控制策略研究第53-71页
   ·路感产生机理分析第53-54页
   ·SBW 系统动力学模型第54-56页
     ·方向盘组件第55页
     ·路感模拟组件第55页
     ·转向执行组件第55-56页
     ·齿轮齿条转向器组件第56页
     ·左、右转向前轮组件第56页
   ·SBW 系统路感模拟控制策略第56-61页
     ·路感模拟透明性控制策略第56-60页
     ·路感模拟稳定性控制策略第60-61页
   ·驾驶员喜好的路感特性第61-63页
   ·仿真验证第63-69页
     ·蛇形试验工况第63-65页
     ·方向盘转角阶跃输入试验工况第65-66页
     ·中心区转向试验工况第66-67页
     ·双纽线试验工况第67-69页
   ·本章小结第69-71页
第4章 线控转向系统稳态增益控制策略研究第71-93页
   ·理想转向传动比设计原理第71-72页
   ·理想转向传动比确定方法第72-74页
   ·理想转向传动比修正方法第74-86页
     ·横摆角速度增益优化设计第74-82页
     ·基于模糊控制修正理想转向传动比第82-86页
   ·仿真验证第86-91页
     ·双移线试验工况第86-88页
     ·稳态回转试验工况第88-89页
     ·双纽线试验工况第89-90页
     ·连续正弦转向试验工况第90-91页
   ·本章小结第91-93页
第5章 线控转向系统动态反馈校正控制策略研究第93-115页
   ·主动转向系统和主动制动系统稳定性控制原理分析第93-100页
     ·主动转向系统和主动制动系统稳定性控制原理第94-95页
     ·对开路面试验工况对比分析第95-96页
     ·侧向风试验工况对比分析第96-98页
     ·低附着路面试验工况对比分析第98-100页
   ·线控转向系统动态反馈校正控制策略第100-113页
     ·基于二自由度模型的汽车理想行驶状态第100-104页
     ·横摆角速度反馈稳定性控制策略第104-108页
     ·综合反馈稳定性控制策略第108-113页
   ·本章小结第113-115页
第6章 基于驾驶模拟器的线控转向系统硬件在环仿真试验第115-133页
   ·线控转向系统硬件在环仿真试验台简介第115-123页
     ·试验台总体结构第115-116页
     ·试验台硬件组成第116-122页
     ·试验台软件组成第122页
     ·试验台主要功能特点第122-123页
   ·线控转向系统硬件在环仿真验证第123-131页
     ·中心区转向试验工况第123-125页
     ·双纽线试验工况第125-126页
     ·高速蛇形试验工况第126-128页
     ·稳态回转试验工况第128-129页
     ·对开路面试验工况第129-130页
     ·低附着路面双移线试验工况第130-131页
   ·本章小结第131-133页
第7章 全文总结和研究展望第133-137页
   ·全文总结第133-135页
   ·研究展望第135-137页
参考文献第137-145页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取得的科研成果第145-147页
致谢第147-148页
摘要第148-152页
ABSTRACT第152-155页

论文共155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发动机缸体主轴承座裂解加工技术与装备研究
下一篇:汽车车身造型设计美学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