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型期背景下煤炭行业并购绩效研究
摘要 | 第3-4页 |
abstract | 第4-5页 |
第1章 绪论 | 第8-14页 |
1.1 研究背景 | 第8-9页 |
1.2 研究意义 | 第9-10页 |
1.3 研究方法 | 第10页 |
1.4 研究内容与研究框架 | 第10-11页 |
1.5 创新点 | 第11-14页 |
第2章 概念界定及文献综述 | 第14-22页 |
2.1 概念界定与度量方法 | 第14-17页 |
2.1.1 并购的涵义 | 第14页 |
2.1.2 并购绩效的涵义 | 第14-15页 |
2.1.3 度量方法 | 第15-17页 |
2.2 文献综述 | 第17-22页 |
2.2.1 并购的基本类型 | 第17页 |
2.2.2 并购类型与并购绩效 | 第17-18页 |
2.2.3 并购支付方式与并购绩效 | 第18-19页 |
2.2.4 关联关系与并购绩效 | 第19-21页 |
2.2.5 煤炭行业并购现状 | 第21-22页 |
第3章 并购理论及行业现状分析 | 第22-30页 |
3.1 并购相关理论 | 第22-24页 |
3.1.1 效率理论 | 第22页 |
3.1.2 规模经济理论 | 第22-23页 |
3.1.3 市场势力理论 | 第23页 |
3.1.4 交易成本理论 | 第23-24页 |
3.2 煤炭行业发展及现状分析 | 第24-26页 |
3.2.1 世界煤炭行业发展现状 | 第24-25页 |
3.2.2 我国煤炭行业发展现状 | 第25-26页 |
3.3 煤炭行业并购动因分析 | 第26-27页 |
3.3.1 一般企业的并购动因 | 第26页 |
3.3.2 煤炭企业的并购动因 | 第26-27页 |
3.4 研究假设 | 第27-30页 |
第4章 研究设计 | 第30-40页 |
4.1 样本选择及数据来源 | 第30-31页 |
4.1.1 样本选择 | 第30页 |
4.1.2 数据来源 | 第30-31页 |
4.2 研究方法 | 第31-33页 |
4.2.1 事件研究法 | 第31-32页 |
4.2.2 财务指标法 | 第32-33页 |
4.3 显著性检验及综合得分计算 | 第33-40页 |
4.3.1 AAR、CAAR显著性检验 | 第33-34页 |
4.3.2 KMO和巴特利检验 | 第34-35页 |
4.3.3 综合得分计算 | 第35-40页 |
第5章 实证结果与分析 | 第40-56页 |
5.1 样本分类 | 第40-41页 |
5.2 总样本并购绩效 | 第41-46页 |
5.2.1 短期并购绩效 | 第41-42页 |
5.2.2 长期并购绩效 | 第42-44页 |
5.2.3 行业周期与并购绩效 | 第44-46页 |
5.3 并购类型与并购绩效 | 第46-49页 |
5.4 支付方式与并购绩效 | 第49-52页 |
5.5 关联交易与并购绩效 | 第52-56页 |
第6章 结论与建议 | 第56-60页 |
6.1 研究结论 | 第56-57页 |
6.2 政策建议 | 第57-58页 |
6.3 研究局限 | 第58-60页 |
参考文献 | 第60-64页 |
发表论文情况 | 第64-66页 |
致谢 | 第6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