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小学数学主题图使用价值研究--以哈尔滨市F小学为例
摘要 | 第7-8页 |
Abstract | 第8-9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0-17页 |
一、问题的提出 | 第10页 |
二、研究目的与意义 | 第10-11页 |
(一)研究目的 | 第10-11页 |
(二)研究意义 | 第11页 |
1、理论意义 | 第11页 |
2、实践意义 | 第11页 |
三、文献综述 | 第11-14页 |
(一)国外研究现状 | 第11-12页 |
(二)国内研究现状 | 第12-14页 |
四、相关概念界定 | 第14-15页 |
(一)插图 | 第14页 |
(二)主题图 | 第14-15页 |
五、研究的理论基础 | 第15页 |
(一)认知发展理论 | 第15页 |
(二)有效性教学理论 | 第15页 |
六、研究方法 | 第15-17页 |
(一)文献法 | 第15页 |
(二)问卷调查法 | 第15-16页 |
(三)访谈法 | 第16页 |
(四)个案法 | 第16-17页 |
第二章 小学数学主题图使用现状 | 第17-38页 |
一、主题图的价值与功能分析 | 第17-19页 |
(一)激发学习兴趣与动机 | 第17页 |
(二)注重多种能力培养 | 第17-18页 |
(三)渗透数学思想方法 | 第18页 |
(四)培养情感态度价值观 | 第18-19页 |
二、主题图的类型 | 第19-21页 |
(一)根据结构分类 | 第19-20页 |
1、单元主题图 | 第19页 |
2、例题主题图 | 第19页 |
3、习题主题图 | 第19-20页 |
4、总结主题图 | 第20页 |
(二)根据内容分类 | 第20-21页 |
1、生活情境类 | 第20页 |
2、对话活动类 | 第20页 |
3、物体模型类 | 第20-21页 |
三、学生对主题图认知情况调查 | 第21-25页 |
(一)学生调查问卷的编制 | 第21页 |
(二)学生调查问卷分析 | 第21-25页 |
四、教师对主题图使用现状调查 | 第25-38页 |
(一)听课记录案例展示 | 第25-27页 |
(二)课后访谈 | 第27-28页 |
(三)教师调查问卷分析 | 第28-38页 |
第三章 小学数学主题图使用存在问题分析 | 第38-40页 |
一、教师对主题图的设计意图理解不深刻 | 第38页 |
二、机械使用或改编主题图 | 第38页 |
三、主题图呈现方式单一,呈现时机固化 | 第38-39页 |
四、墨守成规,创新意识不足 | 第39页 |
五、情感态度目标达成不理想 | 第39-40页 |
第四章 小学数学主题图使用对策 | 第40-45页 |
一、积极备课,充分理解主题图内涵 | 第40页 |
二、全面了解学生,创设有利于主题图使用的环境 | 第40-41页 |
三、合理掌控主题图呈现方式与时机 | 第41-42页 |
四、与时俱进,研读核心素养,把握好数学思想 | 第42-43页 |
五、结合学科特点,注重德育和美育渗透 | 第43-45页 |
结语 | 第45-46页 |
参考文献 | 第46-49页 |
附录 | 第49-53页 |
附录1:小学数学主题图认识现状调查问卷(学生版) | 第49-50页 |
附录2:小学数学主题图使用现状调查问卷(教师版) | 第50-52页 |
附录3:小学数学主题图使用现状访谈提纲(教师版) | 第52-53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所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53-55页 |
致谢 | 第5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