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占空比WSN节点休眠调度方法研究
| 摘要 | 第8-9页 |
| Abstract | 第9-10页 |
| 1 绪论 | 第11-20页 |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11-12页 |
| 1.2 WSN概述 | 第12-13页 |
| 1.3 低占空比WSN概述 | 第13-16页 |
| 1.3.1 低占空比WSN的主要研究问题 | 第14-15页 |
| 1.3.2 低占空比WSN的节点通信模型 | 第15-16页 |
| 1.4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6-18页 |
| 1.5 论文主要工作 | 第18页 |
| 1.6 论文组织结构 | 第18-20页 |
| 2 基本概念及理论基础 | 第20-24页 |
| 2.1 节点休眠调度问题概述 | 第20页 |
| 2.2 节点休眠调度设计目标 | 第20-22页 |
| 2.3 节点休眠调度算法分类 | 第22页 |
| 2.4 节点休眠调度算法存在的问题 | 第22-23页 |
| 2.5 本章小结 | 第23-24页 |
| 3 基于动态能量感知的节点休眠调度算法 | 第24-33页 |
| 3.1 问题描述 | 第24页 |
| 3.2 算法实现 | 第24-26页 |
| 3.2.1 节点剩余能量感知 | 第24-25页 |
| 3.2.2 节点休眠唤醒调度 | 第25-26页 |
| 3.2.3 算法具体步骤 | 第26页 |
| 3.3 性能分析 | 第26-28页 |
| 3.4 仿真实验 | 第28-32页 |
| 3.5 本章小结 | 第32-33页 |
| 4 基于多唤醒机制的节点休眠调度算法 | 第33-41页 |
| 4.1 问题描述 | 第33页 |
| 4.2 工作模型 | 第33-35页 |
| 4.3 算法实现 | 第35-37页 |
| 4.3.1 能量感知 | 第35-36页 |
| 4.3.2 AN的动态选择 | 第36页 |
| 4.3.3 多唤醒休眠调度 | 第36-37页 |
| 4.4 仿真实验 | 第37-40页 |
| 4.5 本章小结 | 第40-41页 |
| 5 基于Q-学习的节点休眠调度算法 | 第41-54页 |
| 5.1 问题描述 | 第41页 |
| 5.2 工作模型 | 第41-43页 |
| 5.3 算法实现 | 第43-48页 |
| 5.3.1 Q-学习 | 第43-45页 |
| 5.3.2 休眠唤醒调度 | 第45-46页 |
| 5.3.3 调整概率分布 | 第46页 |
| 5.3.4 更新节点策略 | 第46-47页 |
| 5.3.5 概率归一化 | 第47-48页 |
| 5.4 仿真实验 | 第48-53页 |
| 5.5 本章小结 | 第53-54页 |
| 6 总结与展望 | 第54-56页 |
| 6.1 总结 | 第54页 |
| 6.2 展望 | 第54-56页 |
| 参考文献 | 第56-61页 |
| 附录: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参与项目 | 第61-62页 |
| 致谢 | 第62-6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