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化、科学、教育、体育论文--中等教育论文--各科教学法、教学参考书论文--汉语语文论文

义务教育阶段语文非连续性文本阅读教学研究

中文摘要第3-5页
Abstract第5-6页
1 绪论第9-23页
    1.1 选题缘由第9-11页
        1.1.1 新课标中提出了对非连续性文本阅读教学的要求第9-10页
        1.1.2 信息化时代对语文教育教学的要求第10页
        1.1.3 非连续性文本阅读能力成为升学考试中语文阅读能力测评的新走向第10-11页
    1.2 研究意义第11-12页
        1.2.1 理论意义第11页
        1.2.2 实践意义第11-12页
    1.3 研究方法设计第12页
    1.4 国内外相关研究的文献综述第12-23页
        1.4.1 国外相关研究的文献综述第12-13页
        1.4.2 国内相关研究的文献综述第13-23页
2 关于非连续性文本阅读教学的理论思考第23-27页
    2.1 PISA测试中的“非连续性文本”第23-24页
        2.1.1 PISA测试第23页
        2.1.2 PISA测试中的阅读观第23-24页
        2.1.3 PISA中的“非连续性文本”第24页
    2.2 概念界定第24-27页
        2.2.1 文本第25页
        2.2.2 非连续性文本第25-27页
3 义务教育阶段语文非连续性文本阅读教学现状调查及结果分析第27-53页
    3.1 调查问卷的设计与实施第27-29页
        3.1.1 研究思路第27页
        3.1.2 问卷的生成第27-28页
        3.1.3 问卷信度分析第28页
        3.1.4 问卷效度分析第28-29页
    3.2 教师访谈的设计与实施第29页
    3.3 调查样本的选择第29-30页
    3.4 调查结果分析第30-53页
        3.4.1 小学阶段问卷分析第30-40页
        3.4.2 初中阶段问卷分析第40-53页
4 义务教育阶段语文非连续性文本阅读教学存在问题及归因分析第53-59页
    4.1 从新课标的角度来看第53-55页
    4.2 从学校的角度来看第55页
    4.3 从语文教师的角度来看第55-56页
    4.4 从学生的角度来看第56-59页
5 义务教育阶段语文非连续性文本阅读教学的改进策略第59-69页
    5.1 课标细化标准,明确要求第59-60页
        5.1.1 进行概念界定,注重权威性第59页
        5.1.2 细化教学标准,增强操作性第59-60页
        5.1.3 明晰学段差异,关注整体性第60页
    5.2 学校给予关注,增强培训第60-64页
        5.2.1 深入学习课标,加强教师培训第61页
        5.2.2 开设校本课程,加强学科联动第61-64页
    5.3 教师增强非连续性文本阅读教学的意识,加大指导力度第64-66页
        5.3.1 树立终身学习理念,关注非连续性文本第65-66页
        5.3.2 注重传授阅读方法,指导学生学会阅读第66页
    5.4 学生掌握阅读方法,养成习惯第66-69页
        5.4.1 及时总结,注重方法积累第67页
        5.4.2 多看多写,增强使用意识第67-69页
6 结语第69-71页
参考文献第71-75页
附录A第75-77页
附录B第77-79页
附录C第79-81页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第81-83页
致谢第83页

论文共83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高中生思想政治课核心素养培育初探
下一篇:基于语文核心素养的初中现代文文本细读教学策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