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2-3页 |
Abstract | 第3-4页 |
1 绪论 | 第7-11页 |
1.1 选题的背景 | 第7-8页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8-9页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第8-9页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第9页 |
1.3 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 第9-11页 |
2 内燃机缸内工作过程数值计算 | 第11-22页 |
2.1 缸内工作过程基本方程 | 第11-13页 |
2.2 气体的热物性计算 | 第13-14页 |
2.3 工作过程子模型的建立 | 第14-18页 |
2.3.1 体积变化子模型 | 第14-15页 |
2.3.2 燃烧子模型 | 第15-16页 |
2.3.3 换热子模型 | 第16-17页 |
2.3.4 换气子模型 | 第17-18页 |
2.4 内燃机性能参数的计算 | 第18-20页 |
2.5 程序中应用的数值计算方法 | 第20-22页 |
2.5.1 四阶龙格库塔法 | 第20页 |
2.5.2 三次样条函数插值法 | 第20-21页 |
2.5.3 五点三次平滑法 | 第21-22页 |
3 虚拟内燃机设计程序 | 第22-34页 |
3.1 计算机程序开发环境简介 | 第22-24页 |
3.1.1 编程语言C++ | 第22-23页 |
3.1.2 VisualStudio+Qt开发环境 | 第23页 |
3.1.3 程序的设计思想 | 第23-24页 |
3.2 虚拟内燃机仿真模型的建立 | 第24-26页 |
3.2.1 虚拟内燃机循环喷油量的计算方法 | 第24-25页 |
3.2.2 虚拟内燃机性能参数的双三次样条插值法 | 第25页 |
3.2.3 虚拟内燃机仿真模型的文件读写 | 第25-26页 |
3.3 虚拟内燃机设计的UI界面及操作 | 第26-34页 |
3.3.1 设计选型界面及操作 | 第26-27页 |
3.3.2 结构设计界面及操作 | 第27-28页 |
3.3.3 标定参数设定界面及操作 | 第28-29页 |
3.3.4 实验环境参数设定界面及操作 | 第29-30页 |
3.3.5 计算模型选择界面及操作 | 第30-31页 |
3.3.6 虚拟内燃机模型生成界面及操作 | 第31-34页 |
4 基于ATmega8A单片机的控制器开发 | 第34-41页 |
4.1 虚拟内燃机控制器的主要功能 | 第34-35页 |
4.2 虚拟内燃机控制器的硬件开发 | 第35-39页 |
4.2.1 控制器使用的元器件 | 第35-36页 |
4.2.2 控制器的电路原理图 | 第36-37页 |
4.2.3 控制器的实验电路板 | 第37-39页 |
4.3 虚拟内燃机控制器的程序开发 | 第39-41页 |
4.3.1 A/D转换程序 | 第39页 |
4.3.2 UART串口通信程序 | 第39-40页 |
4.3.3 TEA算法加密程序 | 第40页 |
4.3.4 ATmega8A单片机主程序 | 第40-41页 |
5 内燃机虚拟实验室主程序设计 | 第41-52页 |
5.1 虚拟实验室的主要功能 | 第41-42页 |
5.2 虚拟实验室的功能实现 | 第42-44页 |
5.2.1 实验室与控制器间的通信程序 | 第42页 |
5.2.2 虚拟内燃机的操作控制程序 | 第42-43页 |
5.2.3 数据记录及图表的可视化处理程序 | 第43-44页 |
5.3 虚拟实验室UI界面及操作 | 第44-52页 |
5.3.1 实验机型选择界面及操作 | 第44-46页 |
5.3.2 实验室主界面及操作 | 第46-50页 |
5.3.3 实验结果的界面及操作 | 第50-52页 |
结论 | 第52-53页 |
参考文献 | 第53-55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情况 | 第55-56页 |
致谢 | 第56-5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