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经济论文--经济计划与管理论文--劳动经济论文--世界各国劳动经济概况论文--中国论文--地方劳动经济论文

平阳县政府促进女性就业问题的对策研究

摘要第4-6页
Abstract第6-7页
第1章 绪论第11-16页
    1.1 研究目的及意义第11-12页
        1.1.1 研究目的第11页
        1.1.2 研究意义第11-12页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2-14页
        1.2.1 国内研究现状第12-13页
        1.2.2 国外研究现状第13-14页
    1.3 研究方法和研究思路第14-16页
        1.3.1 研究方法第14-15页
        1.3.2 研究思路第15-16页
第2章 女性就业的理论阐述第16-20页
    2.1 经济学角度分析的理论第16-17页
        2.1.1 劳动力市场歧视理论(贝克尔Becker)第16-17页
        2.1.2 统计歧视理论(菲浦斯Phelps)第17页
    2.2 传统文化和制度因素分析的理论第17-18页
        2.2.1 互动理论(理姬薇CeciliaL.Ridgeway)第17-18页
        2.2.2 制度理论(提利CharlesTilly)第18页
    2.3 各个女权主义流派的理论第18-20页
        2.3.1 自由派女权主义第18页
        2.3.2 激进派女权主义第18-20页
第3章 平阳县政府促进女性就业的研究第20-35页
    3.1 平阳县政府促进女性就业的概况第20-23页
        3.1.1 就业、创业资金补助第20页
        3.1.2 促进市场劳务输出第20-21页
        3.1.3 女性劳动法律法规的制定第21-22页
        3.1.4 社会保险实施情况第22-23页
    3.2 平阳县女性就业状况变化第23-30页
        3.2.1 女性就业数量变化第23-24页
        3.2.2 女性就业结构变化第24-28页
        3.2.3 女性再就业形式变化第28-30页
    3.3 平阳县政府在促进女性就业方面存在的问题第30-32页
        3.3.1 促进女性就业的配套法律法规仍不完善第30-31页
        3.3.2 促进女性就业的思想宣传、动员不够第31页
        3.3.3 女性就业社会保险,尤其是生育保险制度不够完善第31-32页
        3.3.4 女性就业培训效果不理想第32页
    3.4 平阳县政府在促进女性就业方面问题的成因分析第32-35页
        3.4.1 女性就业促进法律法规更新不及时第32-33页
        3.4.2 政府部门对于女性就业维权渠道建设不到位第33-34页
        3.4.3 就业体制由行政指令性向市场化的转变第34-35页
第4章 国外促进女性就业的经验借鉴第35-39页
    4.1 英国促进女性就业的经验借鉴第35-36页
        4.1.1 立法保障,维护女性就业权益第35页
        4.1.2 政策倾斜,推动女性平等就业第35-36页
        4.1.3 组织建设,落实女性就业保障第36页
    4.2 日本促进女性就业的经验借鉴第36-37页
        4.2.1 日本保护女性劳动就业的政策规定第36页
        4.2.2 日本反就业歧视的组织机构第36-37页
    4.3 加拿大促进女性就业的经验借鉴第37-39页
        4.3.1 加拿大保护女性就业的法律框架和内容第37-38页
        4.3.2 加拿大促进女性就业的司法保护机制第38-39页
第5章 平阳县政府促进女性就业的对策建议第39-43页
    5.1 推进思想转变,优化就业环境第39-40页
        5.1.1 打破传统男主外女主内思想第39页
        5.1.2 树立新的就业性别观念第39-40页
    5.2 健全法律法规政策,提供就业保障第40-41页
        5.2.1 健全女性法律法规缺失部分第40页
        5.2.2 顺应时代发展,完善社会保障制度第40-41页
    5.3 加强经济建设,推动就业发展第41-42页
        5.3.1 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第41页
        5.3.2 加快服务业发展第41-42页
    5.4 完善自我素质,提高就业能力第42-43页
        5.4.1 多措并举切实提高女性职业技能第42页
        5.4.2 强化维权意识,用法律捍卫自己的合法权益第42-43页
第6章 结论第43-44页
致谢第44-45页
参考文献第45-47页
作者简介第47-48页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研究成果第48页

论文共48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基于游戏化学习的微课程设计与应用研究
下一篇:西方意识形态网络渗透及其应对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