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化、科学、教育、体育论文--高等教育论文--教师与学生论文

新媒体时代大学生媒介素养现状调查与分析--以西安地区为例

摘要第4-5页
Abstract第5页
绪论第8-15页
    (一)选题背景第8-9页
    (二)研究目的与意义第9-10页
    (三)国内外媒介素养研究综述第10-13页
        1.国外研究综述第10-11页
        2.国内研究综述第11-13页
    (四)研究方法与实用价值第13-14页
    (五)研究创新点第14-15页
一、媒介素养概述第15-20页
    (一)媒介素养的内涵第15-16页
    (二)媒介素养的发展与演进历程第16-17页
    (三)大学生媒介素养评价标准第17-20页
二、新媒体时代西安地区大学生媒介素养现状调查分析第20-47页
    (一)调查概况第20-23页
        1.调查背景与目的第20-21页
        2.调查对象与内容第21-22页
        3.调查方法与过程第22页
        4.问卷回收与数据处理第22-23页
    (二)大学生媒介接触与选择第23-27页
        1.对新媒体接触过度第23-24页
        2.对内容选择趋于娱乐化第24-26页
        3.对网络使用缺乏目的性第26-27页
    (三)大学生媒介认知与理解第27-33页
        1.对新媒体信任程度较低第27-29页
        2.对新媒体盈利模式认知浮于表面第29-31页
        3.对新媒体道德规范的认知和理解需要引导第31-33页
    (四)大学生媒介信息处理与接受第33-38页
        1.对内容的解读随意性较大第33-35页
        2.对负面信息缺乏辨识能力第35-36页
        3.对媒介内容缺乏批判能力第36-38页
    (五)大学生媒介参与与运用第38-47页
        1.角色定位不明确第38-40页
        2.媒介参与方式局限性大第40-42页
        3.参与行为缺乏公民意识第42-47页
三、新媒体时代影响西安地区大学生媒介素养的因素第47-58页
    (一)新媒体时代的环境因素第47-50页
        1.新媒体技术的发展改变传统信息传播格局第47-49页
        2.众多网络问题的出现带来不良负面影响第49-50页
    (二)高校的教育因素第50-54页
        1.高校对大学生媒介素养教育缺乏相应的重视第50-53页
        2.大学生媒介素养教育的理论基础相对薄弱第53-54页
    (三)大学生的个体因素第54-58页
        1.大学生对社会认知程度不足第55-56页
        2.大学生的自我教育能力较低第56-58页
四、新媒体时代提升大学生媒介素养的策略第58-67页
    (一)坚持教育政策干预与媒介自律相结合第58-60页
        1.政府提供相应的支持和保障第58-59页
        2.政府加强对媒介的监督与引导第59页
        3.媒体单位提高自律意识第59-60页
    (二)坚持高校教育与大学生自我监督相结合第60-64页
        1.加强高校媒介素养学科体系构建和基础性课程研究第61页
        2.加强高校媒介素养教育的师资队伍培养和媒介资源建设第61-63页
        3.树立大学生主体自我教育意识第63-64页
    (三)坚持理论研究推广与实践培养相结合第64-67页
        1.以学术研究为基础传播媒介理论知识第64页
        2.积极推进大学生参与媒介实践活动第64-65页
        3.构建媒介素养教育效果评价机制第65-67页
结语第67-68页
参考文献第68-73页
附录第73-79页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第79-80页
    一、发表论文情况第79页
    二、科研竞赛情况第79-80页
致谢第80页

论文共80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基于公共治理视角的广州中职学校突发事件应急管理研究
下一篇:当代大学生诚信状况调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