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1 引言 | 第9-12页 |
1.1 研究背景 | 第9-10页 |
1.2 研究意义 | 第10页 |
1.3 研究内容与方法 | 第10-12页 |
1.3.1 论文主要内容安排 | 第10-11页 |
1.3.2 研究方法 | 第11-12页 |
2 文献综述 | 第12-16页 |
2.1 公司治理文献综述 | 第12-13页 |
2.2 股权结构文献综述 | 第13-15页 |
2.3 文献评述 | 第15-16页 |
3 公司治理的相关理论基础 | 第16-21页 |
3.1 公司治理相关概述 | 第16-17页 |
3.1.1 公司治理的内涵 | 第16-17页 |
3.1.2 我国公司治理结构框架 | 第17页 |
3.2 公司治理与股权结构间的关系 | 第17-21页 |
3.2.1 股东利益至上理论与恶意收购 | 第17-18页 |
3.2.2 利益相关者理论与恶意收购 | 第18-19页 |
3.2.3 控制权理论与恶意收购 | 第19-21页 |
4 案例描述 | 第21-26页 |
4.1 相关公司概况 | 第21-22页 |
4.2 “宝能系收购万科”事件经过 | 第22-26页 |
5 案例分析 | 第26-48页 |
5.1 宝能系收购万科背景分析 | 第26-37页 |
5.1.1 本次保险公司恶意收购的特点 | 第26-33页 |
5.1.2 经济下行压力大,国家推出鼓励兼并收购的相关政策 | 第33页 |
5.1.3 被收购公司股权结构分散,公司股价被低估 | 第33-35页 |
5.1.4 万科经营业绩好 | 第35-37页 |
5.2 收购过程中万科集团自身公司治理存在缺陷 | 第37-45页 |
5.2.1 万科集团股权结构过于分散 | 第37-40页 |
5.2.2 万科内部高层管理者的相关利益未受到保护 | 第40-41页 |
5.2.3 万科集团高层管理者应享有一定控制权 | 第41-43页 |
5.2.4 万科公司章程不够完善 | 第43-45页 |
5.3 恶意收购的发生对万科产生的影响 | 第45-48页 |
5.3.1 恶意收购对万科正常运营的影响 | 第45-47页 |
5.3.2 恶意收购引起万科股价出现大幅度变动 | 第47-48页 |
6 案例结论及建议 | 第48-53页 |
6.1 案例结论 | 第48-50页 |
6.2 对于完善我国企业公司治理的建议 | 第50-53页 |
6.2.1 完善自身股权结构 | 第50页 |
6.2.2 监管部门需加强监管,完善相关法律法规 | 第50-51页 |
6.2.3 应在公司章程中设置预防恶意收购的条款 | 第51页 |
6.2.4 优化现有反收购策略 | 第51-52页 |
6.2.5 引入有效的反收购策略 | 第52-53页 |
参考文献 | 第53-57页 |
致谢 | 第5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