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页 |
目录 | 第7-10页 |
1 绪论 | 第10-16页 |
1.1 选题背景及意义 | 第10页 |
1.2 深基坑的研究现状 | 第10-13页 |
1.2.1 深基坑变形的研究现状 | 第11-12页 |
1.2.2 有限元数值模拟的研究现状 | 第12-13页 |
1.3 存在的问题 | 第13-14页 |
1.4 研究的内容及方法 | 第14-15页 |
1.5 研究的技术路线及预期成果 | 第15页 |
1.6 本章小结 | 第15-16页 |
2 深基坑支护结构变形机理 | 第16-28页 |
2.1 地铁车站深基坑支护结构的分类 | 第16-18页 |
2.1.1 地铁车站深基坑常用挡土结构 | 第16-17页 |
2.1.2 地铁车站深基坑常用支撑体系 | 第17-18页 |
2.2 地下连续墙的变形机理 | 第18-19页 |
2.2.1 墙体变形 | 第18-19页 |
2.2.2 地表沉降 | 第19页 |
2.2.3 坑底隆起 | 第19页 |
2.3 基坑变形的影响因素 | 第19-21页 |
2.3.1 地质因素对基坑变形的影响 | 第19-20页 |
2.3.2 设计因素对基坑变形的影响 | 第20页 |
2.3.3 施工因素对基坑变形的影响 | 第20-21页 |
2.4 地下连续墙的破坏 | 第21-26页 |
2.4.1 地下连续墙的稳定性破坏 | 第21-25页 |
2.4.2 地下连续墙的强度破坏 | 第25-26页 |
2.4.3 地下连续墙的变形过大 | 第26页 |
2.5 本文研究的影响因素 | 第26-27页 |
2.6 本章小结 | 第27-28页 |
3 地铁车站深基坑的施工监测 | 第28-39页 |
3.1 工程概况 | 第28-29页 |
3.1.1 工程地质条件 | 第28-29页 |
3.1.2 水文地质条件 | 第29页 |
3.2 围护结构设计 | 第29页 |
3.3 监测方案 | 第29-31页 |
3.3.1 监测目的及内容 | 第29-31页 |
3.3.2 监测频率 | 第31页 |
3.3.3 监测报警值 | 第31页 |
3.4 监测成果分析 | 第31-37页 |
3.4.1 墙体水平位移变化规律 | 第32-36页 |
3.4.2 周边地表沉降变化规律 | 第36页 |
3.4.3 钢支撑轴力变化规律 | 第36-37页 |
3.5 本章小结 | 第37-39页 |
4 深基坑开挖数值模拟 | 第39-79页 |
4.1 FLAC-3D程序的简介 | 第39-41页 |
4.1.1 FLAC-3D的基本介绍 | 第39-40页 |
4.1.2 FLAC-3D的求解方法 | 第40-41页 |
4.2 FLAC-3D模型的建立 | 第41-50页 |
4.2.1 本构模型的选取 | 第41-42页 |
4.2.2 地下连续墙的模拟 | 第42-43页 |
4.2.3 内支撑的模拟 | 第43页 |
4.2.4 整体模型的建立 | 第43-44页 |
4.2.5 计算参数的选取 | 第44-46页 |
4.2.6 模型边界条件 | 第46页 |
4.2.7 数值模拟的施工工况 | 第46-50页 |
4.3 计算结果分析 | 第50-66页 |
4.3.1 地下连续墙及土体水平位移分析 | 第50-54页 |
4.3.2 地下连续墙及土体竖向位移分析 | 第54-59页 |
4.3.3 钢支撑轴力分析 | 第59-60页 |
4.3.4 墙体及第一道钢筋混凝土支撑应力分析 | 第60-66页 |
4.4 深基坑变形的施工影响因素 | 第66-74页 |
4.4.1 预加轴力对基坑变形的影响 | 第66-68页 |
4.4.2 超载对基坑变形的影响 | 第68-70页 |
4.4.3 超挖对基坑变形的影响 | 第70-71页 |
4.4.4 第一道钢筋混凝土支撑刚度对基坑变形的影响 | 第71-72页 |
4.4.5 先挖后撑对基坑变形的影响 | 第72-73页 |
4.4.6 钢支撑的数量对基坑变形的影响 | 第73-74页 |
4.5 计算结果与监测结果的对比分析 | 第74-78页 |
4.6 本章小结 | 第78-79页 |
5 结论与展望 | 第79-81页 |
5.1 结论 | 第79页 |
5.2 展望 | 第79-81页 |
参考文献 | 第81-85页 |
攻读学位期间主要研究工作 | 第85-86页 |
致谢 | 第8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