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2-3页 |
Abstract | 第3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6-14页 |
1.1 关于双数量结构供用类可逆句的相关研究 | 第6-11页 |
1.1.1 可逆句及相关次类句式研究概述 | 第6-8页 |
1.1.2 对双数量结构供用类可逆句的界定 | 第8-9页 |
1.1.3 对双数量结构供用类可逆句语义的描写 | 第9-11页 |
1.2 关于能性范畴的相关研究 | 第11-13页 |
1.3 理论基础和语料来源 | 第13-14页 |
1.3.1 理论基础 | 第13页 |
1.3.2 语料来源 | 第13-14页 |
第二章 双数量结构供用类可逆句的肯定形式考察 | 第14-35页 |
2.1 关于动词的研究 | 第14-20页 |
2.1.1 动词的隐现情况 | 第14-17页 |
2.1.2 动词的形态 | 第17-20页 |
2.2 关于句中数量名结构的研究 | 第20-28页 |
2.2.1 数量结构的隐现情况 | 第20-24页 |
2.2.2 句首数量名结构的指称性问题 | 第24-28页 |
2.3 空间问题与双数量结构供用类可逆句 | 第28-35页 |
2.3.1 双数量结构供用句中名词的空间属性 | 第28-30页 |
2.3.2 可逆动因的空间性解释 | 第30-35页 |
第三章 双数量结构供用类可逆句的否定形式考察 | 第35-55页 |
3.1 “一锅饭吃不了三个人”与“一锅饭不能吃三个人” | 第35-39页 |
3.1.1 “V不了”与“不能V”的比较 | 第35-37页 |
3.1.2 可能补语和能愿动词的差异对句义的影响 | 第37-39页 |
3.2 “一张床睡不了两个人”与“一张床睡不下两个人” | 第39-46页 |
3.2.1 趋向补语“下”与“V不下” | 第39-44页 |
3.2.2 双数量结构供用类可逆句对“V不下”的限制条件 | 第44-46页 |
3.3 双数量结构供用句与可能补语 | 第46-48页 |
3.3.1 可能补语的置入及其解释 | 第46-47页 |
3.3.2 表示认识情态义的“V不了” | 第47-48页 |
3.4 双数量结构供用句的否定形式(“V不了”)对句中成分的要求 | 第48-55页 |
3.4.1 对名词的要求 | 第49-53页 |
3.4.2 对数量结构的要求 | 第53-55页 |
第四章 双数量结构供用类否定形式可逆句的不对称问题 | 第55-62页 |
4.1 不对称问题的提出 | 第55页 |
4.2 能性范畴与不对称问题 | 第55-58页 |
4.3 其他条件对不对称问题的制约 | 第58-62页 |
4.3.1 动词方面 | 第58-59页 |
4.3.2 句式及其他方面 | 第59-62页 |
第五章 结语与余论 | 第62-64页 |
5.1 本文得出的主要结论 | 第62-63页 |
5.2 余论 | 第63-64页 |
参考文献 | 第64-68页 |
致谢 | 第68-7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