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治理视角下的国家审计信息披露研究
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页 |
插图索引 | 第10-11页 |
附表索引 | 第11-12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2-19页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12-13页 |
1.1.1 研究背景 | 第12-13页 |
1.1.2 研究意义 | 第13页 |
1.2 文献综述 | 第13-16页 |
1.2.1 国家审计与国家治理研究 | 第13-14页 |
1.2.2 国家审计信息披露与国家治理研究 | 第14-15页 |
1.2.3 国家审计信息披露现状研究 | 第15-16页 |
1.2.4 文献简评 | 第16页 |
1.3 研究方法与研究框架 | 第16-19页 |
第2章 理论基础 | 第19-24页 |
2.1 公共受托责任理论 | 第19-20页 |
2.2 信息传播理论 | 第20-21页 |
2.3 新公共管理理论 | 第21页 |
2.4 国家治理理论 | 第21-23页 |
2.5 制度经济学理论 | 第23-24页 |
第3章 国家审计信息披露与国家治理间的作用机理 | 第24-29页 |
3.1 国家审计信息披露对国家治理的作用力 | 第24-26页 |
3.1.1 国家审计信息披露对国家治理的正向作用 | 第24-25页 |
3.1.2 国家审计信息披露对国家治理的反向作用 | 第25-26页 |
3.2 国家治理对国家审计信息披露的作用力 | 第26-28页 |
3.2.1 国家治理对国家审计信息披露的正向作用 | 第26-27页 |
3.2.2 国家治理对国家审计信息披露的反向作用 | 第27-28页 |
3.3 作用机理研究发现 | 第28-29页 |
第4章 国家审计信息披露现状分析 | 第29-36页 |
4.1 国家审计信息披露情况分析 | 第29-33页 |
4.1.1 样本选择与数据来源 | 第29页 |
4.1.2 审计信息披露数量 | 第29-30页 |
4.1.3 审计信息披露内容 | 第30-31页 |
4.1.4 审计信息披露时效 | 第31-32页 |
4.1.5 审计决定落实情况 | 第32-33页 |
4.2 国家审计信息披露问题分析 | 第33-34页 |
4.2.1 审计信息披露主体不同步 | 第34页 |
4.2.2 审计信息披露内容不规范 | 第34页 |
4.2.3 审计信息披露不及时 | 第34页 |
4.2.4 整改及责任落实情况不到位 | 第34页 |
4.3 国家审计信息披露现状成因分析 | 第34-36页 |
4.3.1 审计信息缺乏系统性 | 第34-35页 |
4.3.2 审计信息披露制度不完善 | 第35-36页 |
第5章 国家审计信息域框架构建 | 第36-42页 |
5.1 国家审计信息的内涵 | 第36-37页 |
5.2 国家治理主体的信息需求 | 第37-39页 |
5.2.1 社会公众的信息需求 | 第37-38页 |
5.2.2 人民代表大会的信息需求 | 第38页 |
5.2.3 政府的信息需求 | 第38页 |
5.2.4 审计机关的信息需求 | 第38-39页 |
5.2.5 被审计单位的信息需求 | 第39页 |
5.3 不同信息需求下的国家审计信息域框架 | 第39-42页 |
第6章 基于国家治理的国家审计信息披露管理 | 第42-52页 |
6.1 国家审计信息披露管理 | 第42-46页 |
6.1.1 审计信息披露主体管理 | 第42-43页 |
6.1.2 审计信息披露对象管理 | 第43页 |
6.1.3 审计信息披露内容管理 | 第43-45页 |
6.1.4 审计信息披露时效管理 | 第45-46页 |
6.1.5 审计信息披露方式管理 | 第46页 |
6.2 国家审计信息反馈管理 | 第46-48页 |
6.2.1 加强信息沟通合作 | 第46-47页 |
6.2.2 拓宽信息反馈渠道 | 第47页 |
6.2.3 完善信息处理系统 | 第47-48页 |
6.3 保障措施管理 | 第48-52页 |
6.3.1 相关法律法规管理 | 第48-49页 |
6.3.2 审计质量控制机制管理 | 第49-50页 |
6.3.3 审计信息共享机制管理 | 第50页 |
6.3.4 审计问责机制管理 | 第50-52页 |
结论 | 第52-54页 |
参考文献 | 第54-57页 |
致谢 | 第57-58页 |
附录A(攻读学位期间所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第5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