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7-8页 |
Abstract | 第8-9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0-14页 |
一、研究缘由 | 第10页 |
二、研究现状 | 第10-12页 |
(一)国外研究现状 | 第10-11页 |
(二)国内研究现状 | 第11-12页 |
三、研究意义 | 第12-13页 |
(一)现实意义 | 第12页 |
(二)历史意义 | 第12-13页 |
四、研究方法 | 第13-14页 |
(一)文献研究法 | 第13页 |
(二)案例分析法 | 第13页 |
(三)访谈法 | 第13页 |
(四)观察法 | 第13-14页 |
第二章 初中记叙文读写结合教学概述 | 第14-23页 |
一、相关概念界定 | 第14-17页 |
(一)记叙文 | 第14-15页 |
(二)读写结合的相关概念阐释 | 第15-17页 |
二、初中记叙文教学 | 第17-19页 |
(一)初中记叙文阅读教学目标 | 第17-18页 |
(二)记叙文在初中语文教材中的选文特点——以人教版为例 | 第18-19页 |
三、初中记叙文读写结合教学的意义 | 第19-20页 |
(一)培养学生学语文、用语文的兴趣 | 第19-20页 |
(二)有利于提高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 | 第20页 |
(三)有利于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 | 第20页 |
四、初中记叙文读写结合教学的理论基础 | 第20-21页 |
(一)学习迁移理论 | 第21页 |
(二)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 第21页 |
五、初中记叙文读写结合教学应遵循的原则 | 第21-23页 |
(一)读写内容一致原则 | 第21-22页 |
(二)时效性原则 | 第22页 |
(三)循序渐进原则 | 第22-23页 |
第三章 初中记叙文读写结合教学案例及问题分析 | 第23-33页 |
一、读写结合教学案例展示与分析 | 第23-27页 |
(一)案例一 | 第23-24页 |
(二)案例二 | 第24-25页 |
(三)案例三 | 第25-26页 |
(四)案例四 | 第26-27页 |
三、教师访谈与分析 | 第27-29页 |
(一)访谈问题设计 | 第27页 |
(二)访谈结果分析 | 第27-29页 |
四、初中记叙文读写结合教学存在问题及原因分析 | 第29-33页 |
(一)初中记叙文读写结合教学存在的问题 | 第29-31页 |
(二)初中记叙文读写结合教学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 第31-33页 |
第四章 初中记叙文读写结合教学策略 | 第33-44页 |
一、根据单元主题,找准读写结合点 | 第33-36页 |
(一)根据单元教学任务,明确教学目标 | 第33-34页 |
(二)单篇阅读教学中穿插写作方法,挖掘读写结合点 | 第34页 |
(三)通过作文训练,检验教学效果 | 第34-36页 |
二、立足阅读文本、深化读写结合 | 第36-40页 |
(一)依托感知性阅读进行积累性写作 | 第36-37页 |
(二)深化理解性阅读进行模仿性写作 | 第37-38页 |
(三)鉴赏评价性阅读进行评论性写作 | 第38-39页 |
(四)拓展创造性阅读进行创新性写作 | 第39-40页 |
三、扩展课外阅读,迁移读写结合 | 第40-42页 |
(一)课内牵引课外,甄选阅读内容 | 第40-41页 |
(二)指导学生制定课外阅读计划 | 第41页 |
(三)指导学生掌握课外阅读的方法 | 第41-42页 |
四、提供多种阅读-写作的展台 | 第42-44页 |
(一)开展各种专题活动,创设阅读氛围 | 第42-43页 |
(二)科学评估,倡导激励性评价 | 第43-44页 |
结语 | 第44-45页 |
注释 | 第45-46页 |
参考文献 | 第46-48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所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48-50页 |
致谢 | 第5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