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市场不稳定性的内生机制研究--基于行为金融与计算金融的联合视角
摘要 | 第3-4页 |
ABSTRACT | 第4页 |
1. 绪论 | 第7-18页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7-9页 |
1.2 文献综述 | 第9-14页 |
1.2.1 市场不稳定性研究发展历史的角度 | 第9-12页 |
1.2.2 市场不稳定性内在机理的角度 | 第12-14页 |
1.2.3 国内研究及其反思 | 第14页 |
1.3 研究思路和研究内容 | 第14-17页 |
1.3.1 本文的研究内容 | 第14-15页 |
1.3.2 本文的研究思路 | 第15-17页 |
1.4 本文的难点与创新点 | 第17-18页 |
2. 金融市场不稳定性成因的理论分析 | 第18-25页 |
2.1 经典金融学理论的解释与局限性 | 第18-19页 |
2.2 行为金融学理论的解释 | 第19-20页 |
2.3 演化金融学理论的解释 | 第20-22页 |
2.4 复杂性科学的解释 | 第22-24页 |
2.5 本章小结 | 第24-25页 |
3. 基于真实市场的投资者行为及市场不稳定性分析 | 第25-33页 |
3.1 投资者的非理性行为和市场情绪 | 第25页 |
3.2 投资者的非理性行为与市场不稳定 | 第25-28页 |
3.3 投资者的情绪水平与市场不稳定 | 第28-32页 |
3.4 本章小结 | 第32-33页 |
4. 人工金融市场的构造与设计 | 第33-44页 |
4.1 人工金融市场的构造 | 第33-35页 |
4.1.1 计算金融学的方法 | 第33页 |
4.1.2 人工金融市场的基本框架 | 第33-35页 |
4.2 人工金融市场的设计 | 第35-43页 |
4.2.1 SWARM平台 | 第35-36页 |
4.2.2 人工金融市场的基本层次体系 | 第36-37页 |
4.2.3 交易资产 | 第37页 |
4.2.4 市场环境编码 | 第37-38页 |
4.2.5 Agent内部结构与算法 | 第38-42页 |
4.2.6 市场出清机制 | 第42-43页 |
4.3 本章小结 | 第43-44页 |
5. 金融市场不稳定性的内生机制模拟研究 | 第44-62页 |
5.1 模拟实验设计 | 第44-46页 |
5.1.1 模拟实验要回答的问题 | 第44-45页 |
5.1.2 模拟实验的分组 | 第45页 |
5.1.3 模拟实验的主要参数设置 | 第45-46页 |
5.2 人工金融市场校准实验的模拟结果与统计特征 | 第46-50页 |
5.2.1 人工金融市场校准实验的模拟结果 | 第46页 |
5.2.2 人工金融市场校准实验的统计特征 | 第46-50页 |
5.3 人工金融市场不稳定性的特征 | 第50-51页 |
5.4 金融市场不稳定性模拟的实验结果和分析 | 第51-61页 |
5.4.1 实验一的结果分析 | 第51-54页 |
5.4.2 实验二的结果分析 | 第54-56页 |
5.4.3 实验三的结果分析 | 第56-59页 |
5.4.4 实验四的结果分析 | 第59-61页 |
5.5 本章小结 | 第61-62页 |
6. 结论与展望 | 第62-65页 |
6.1 主要结论 | 第62-63页 |
6.2 政策建议 | 第63-64页 |
6.3 研究展望 | 第64-65页 |
参考文献 | 第65-69页 |
附录 | 第69-70页 |
致谢 | 第70-7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