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化、科学、教育、体育论文--教育论文--教育心理学论文--教学心理学(课堂教育心理学)论文

教师共情对学生学业成绩的促进--基于ANV的测量

摘要第3-4页
ABSTRACT第4-5页
目录第6-8页
前言第8-10页
1. 文献综述第10-19页
    1.1 教师共情的测量第10-14页
        1.1.1 教师共情的一般测量工具第10-12页
        1.1.2 针对教师职业特殊性的测量工具第12-14页
    1.2 教师共情与学生发展第14-17页
        1.2.1 教师共情与学生社会性发展第14-15页
        1.2.2 教师共情与学生学业成绩第15-17页
    1.3 教师共情培训第17-19页
2. 问题提出与研究意义第19-23页
    2.1 问题提出第19-21页
        2.1.1 缺乏针对教师职业的共情水平测量工具第19-20页
        2.1.2 教师共情的提高对学生学业成绩的促进作用尚不明确第20-21页
    2.2 研究意义第21-23页
3. 研究一 ANV测量工具的有效性检验第23-33页
    3.1 研究目的第23页
    3.2 研究假设第23页
    3.3 研究方法第23-28页
        3.3.1 被试第23-24页
        3.3.2 研究工具第24-28页
        3.3.3 研究步骤第28页
    3.4 数据处理第28页
    3.5 研究结果第28-30页
        3.5.1 ANV测量的信度分析第28-29页
        3.5.2 ANV测量的有效性分析第29-30页
    3.6 讨论第30-33页
        3.6.1 动画叙述片段(ANV)的素材选取、制作第30-31页
        3.6.2 动画叙述片段(ANV)测量的信度分析第31-32页
        3.6.3 动画叙述片段(ANV)的有效性分析第32-33页
4. 研究二:教师共情能促进学生学业成绩第33-44页
    4.1 研究目的第33页
    4.2 研究方法第33-39页
        4.2.1 研究对象第33-34页
        4.2.2 研究工具第34页
        4.2.3 研究步骤第34-39页
    4.3 数据处理第39页
    4.4 研究结果第39-41页
        4.4.1 教师共情水平前后测差异第39-40页
        4.4.2 教师所教班级学习成绩前后测差异第40页
        4.4.3 回归分析第40-41页
    4.5 讨论第41-44页
        4.5.1 教师共情培训方案的设计第41-42页
        4.5.2 教师共情的提高对学生学业成绩的影响第42-44页
5 总讨论与结论第44-49页
    5.1 ANV测量针对教师职业特殊性的共情测量工具第44-45页
    5.2 教师共情培训的设计及效果第45-46页
    5.3 教师共情水平的提高对学生学业成绩的促进第46-47页
    5.4 本研究的不足之处第47页
    5.5 本研究的展望第47页
    5.6 本研究的创新之处第47-48页
    5.7 本研究的结论第48-49页
参考文献第49-55页
附录第55-66页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第66-67页
致谢第67-69页

论文共69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八套小学语文教科书中异域文化研究
下一篇:人口结构、城镇化与经济增长关系研究--以重庆市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