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绪论 | 第9-17页 |
一、研究缘由 | 第9-13页 |
(一)新课程改革对高中文化遗产教育的要求 | 第9页 |
(二)当前高中文化遗产教育的缺乏 | 第9-10页 |
(三)近年来高中历史对文化遗产的关注(以高考为例) | 第10-12页 |
(四)《世界文化遗产荟萃》等选修课本的使用 | 第12-13页 |
二、研究意义 | 第13-14页 |
(一)理论意义 | 第13-14页 |
(二)现实意义 | 第14页 |
三、研究综述 | 第14-15页 |
四、研究方法、主要内容及创新之处 | 第15-17页 |
(一)研究方法 | 第15-16页 |
(二)主要内容 | 第16页 |
(三)创新之处 | 第16-17页 |
第一章 高中历史教学与文化遗产教育的关系 | 第17-23页 |
一、文化遗产的分类、特征及价值 | 第17-19页 |
(一)文化遗产的分类 | 第17页 |
(二)文化遗产的特征 | 第17-18页 |
(三)文化遗产的价值 | 第18-19页 |
二、高中历史教学与文化遗产教育的关系 | 第19-23页 |
(一)文化遗产教育对于高中历史教学的作用 | 第20-21页 |
(二)高中历史教学对于文化遗产教育的作用 | 第21-23页 |
第二章 高中历史教学中文化遗产教育融入的现状及分析 | 第23-29页 |
一、驻马店地区高中文化遗产教育的现状调查 | 第23-26页 |
(一)教师卷 | 第23-25页 |
(二)学生卷 | 第25-26页 |
二、驻马店地区高中文化遗产教育缺乏的原因分析 | 第26-29页 |
(一)教师文化遗产相关知识的缺乏 | 第27页 |
(二)现阶段教育模式的影响 | 第27-28页 |
(三)教师进行文化遗产教育的实践较少 | 第28页 |
(四)社会还没有形成保护文化遗产的氛围 | 第28-29页 |
第三章 文化遗产教育融入高中历史教学的形式、原则及方法 | 第29-41页 |
一、文化遗产教育融入高中历史教学的形式 | 第29-31页 |
(一)语言 | 第29页 |
(二)文字及图片 | 第29页 |
(三)音频及视频 | 第29-30页 |
(四)实物及模型 | 第30-31页 |
(五)表演及演示 | 第31页 |
二、文化遗产教育融入高中历史教学的原则 | 第31-33页 |
(一)科学原则 | 第31-32页 |
(二)适度原则 | 第32页 |
(三)趣味原则 | 第32页 |
(四)以学生为主体原则 | 第32-33页 |
三、文化遗产教育融入高中历史教学的方法 | 第33-41页 |
(一)教材充分利用法 | 第33-37页 |
(二)课堂教学融入法 | 第37-38页 |
(三)课外综合融入法 | 第38-41页 |
第四章 文化遗产教育融入高中历史教学的案例 | 第41-47页 |
一、课堂教学案例 | 第41-43页 |
(一)课堂导入 | 第41页 |
(二)课中讲解 | 第41-42页 |
(三)课后探究 | 第42-43页 |
二、课外考察案例 | 第43-47页 |
(一)考察背景 | 第43页 |
(二)考察对象 | 第43-44页 |
(三)考察任务 | 第44-45页 |
(四)考察目的 | 第45页 |
(五)考察实施 | 第45页 |
(六)考察展示 | 第45-47页 |
结语 | 第47-49页 |
参考文献 | 第49-51页 |
附录 | 第51-55页 |
致谢 | 第55-5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