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随笔化写作教学研究
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页 |
引言 | 第9-13页 |
(一)选题依据 | 第9页 |
(二)文献综述 | 第9-11页 |
(三)研究意义 | 第11页 |
(四)研究方法 | 第11-13页 |
一、初中随笔化写作教学概述 | 第13-19页 |
(一)初中随笔化写作教学的内涵 | 第13-14页 |
1.随笔化写作的含义 | 第13-14页 |
2.初中随笔化写作教学的含义 | 第14页 |
(二)初中随笔化写作教学的特点 | 第14页 |
(三)初中随笔化写作教学的依据 | 第14-16页 |
1.生活教育理论 | 第14-15页 |
2.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 第15页 |
3.叶圣陶写作教学理论 | 第15页 |
4.初中生的心理特点 | 第15-16页 |
(四)初中随笔化写作教学的可行性与必要性 | 第16-19页 |
1.初中随笔化写作教学的可行性 | 第16-17页 |
2.初中随笔化写作教学的必要性 | 第17-19页 |
二、初中随笔化写作教学存在的问题 | 第19-25页 |
(一)教师写作教学方面 | 第19-20页 |
1.写作指导不够具体 | 第19页 |
2.作文批改实效性弱 | 第19-20页 |
3.应试写作教学盛行 | 第20页 |
(二)学生写作学习方面 | 第20-25页 |
1.审题不清立意不深 | 第21页 |
2.选用素材陈乏老旧 | 第21页 |
3.语言表达平淡失色 | 第21-23页 |
4.写作内容虚假失真 | 第23-25页 |
三、初中随笔化写作教学存在问题的成因分析 | 第25-30页 |
(一)教师写作教学方面 | 第25-26页 |
1.写作教学不被重视 | 第25页 |
2.教学模式缺乏创新 | 第25-26页 |
3.评价标准太过主观 | 第26页 |
4.自身能力亟需提升 | 第26页 |
(二)学生写作学习方面 | 第26-28页 |
1.生活单一缺少感悟 | 第26-27页 |
2.思维缺乏深度广度 | 第27页 |
3.课外阅读质量偏低 | 第27页 |
4.心理抵触兴趣不浓 | 第27-28页 |
(三)教材写作知识缺乏 | 第28页 |
(四)应试环境束缚写作 | 第28-30页 |
四、初中随笔化写作教学的策略 | 第30-38页 |
(一)完善初中语文写作教学模式 | 第30-33页 |
1.明确随笔化写作教学目标 | 第30页 |
2.创设随笔化写作教学氛围 | 第30-31页 |
3.加强随笔化写作教学指导 | 第31-32页 |
4.重视随笔化写作教学批改 | 第32-33页 |
(二)提升初中语文教师写作素养 | 第33-34页 |
1.树立科学合理的教学理念 | 第33页 |
2.强化教师自身的写作能力 | 第33-34页 |
3.转变旨在应试的教学态度 | 第34页 |
(三)强化初中学生写作学习能力 | 第34-36页 |
1.培养积极正确的观察方法 | 第34-35页 |
2.积累丰富真实的写作素材 | 第35-36页 |
3.形成自觉主动的写作态度 | 第36页 |
4.养成勤于动笔的写作习惯 | 第36页 |
(四)改进初中写作教材编写体系 | 第36-38页 |
1.注重程序性写作知识编排 | 第36-37页 |
2.均衡多样的写作训练密度 | 第37页 |
3.增加贴近生活的写作训练 | 第37-38页 |
结语 | 第38-39页 |
参考文献 | 第39-40页 |
附录一:初中随笔化 写作教学情况教师访谈问卷 | 第40-41页 |
致谢 | 第41-42页 |
作者攻读学位期间的学术成果 | 第42-4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