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3-4页 |
Abstract | 第4-5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9-17页 |
第一节 问题的缘起 | 第9-12页 |
一、高等教育分类管理政策导向 | 第9-10页 |
二、地方本科院校向应用技术类型院校的转型诉求 | 第10-11页 |
三、地方本科院校教师教学发展方向转变的紧迫需求 | 第11-12页 |
第二节 研究意义 | 第12-13页 |
一、理论意义 | 第12页 |
二、实践意义 | 第12-13页 |
第三节 研究对象与内容 | 第13-15页 |
一、研究对象 | 第13-14页 |
二、主要内容 | 第14-15页 |
第四节 研究思路与方法 | 第15-17页 |
一、研究思路 | 第15-16页 |
二、研究方法 | 第16-17页 |
第二章 地方本科院校转型及教师教学发展研究的理论基础与文献综述 | 第17-31页 |
第一节 核心概念界定 | 第17-18页 |
一、地方本科院校转型 | 第17页 |
二、教师教学发展 | 第17-18页 |
第二节 研究理论基础 | 第18-22页 |
一、高等教育分类管理理论 | 第18-20页 |
二、教师发展理论 | 第20-22页 |
第三节 文献综述 | 第22-31页 |
一、地方本科院校转型研究文献综述 | 第22-26页 |
二、教师教学发展研究文献综述 | 第26-31页 |
第三章 地方本科院校转型中教师教学发展现状分析 | 第31-54页 |
第一节 地方本科院校转型中教师教学发展问卷调查基本情况 | 第31-33页 |
一、X学院基本概况 | 第31页 |
二、问卷调查基本情况 | 第31-33页 |
第二节 地方本科院校转型中教师教学发展问卷描述统计 | 第33-41页 |
一、问卷样本基本信息 | 第33-35页 |
二、教师教学发展总体情况 | 第35-40页 |
三、小结 | 第40-41页 |
第三节 地方本科院校转型中教师个人因素对教学发展的影响差异 | 第41-54页 |
一、不同性别教师教学发展差异性分析 | 第41-42页 |
二、不同年龄教师教学发展差异性分析 | 第42-43页 |
三、不同教龄教师教学发展差异性分析 | 第43-44页 |
四、不同学历教师教学发展差异性分析 | 第44-46页 |
五、不同职称教师教学发展差异性分析 | 第46-47页 |
六、不同学科教师教学发展差异性分析 | 第47-52页 |
七、小结 | 第52-54页 |
第四章 地方本科院校转型中教师教学发展的问题及成因 | 第54-63页 |
第一节 地方本科院校转型中教师教学发展的问题 | 第54-58页 |
一、教学发展难以真正体现地方本科院校转型的要求 | 第54-55页 |
二、教学发展整体状况受到学科性质差异的严重影响 | 第55-56页 |
三、教学发展活动对“双师型”教师的培养力度不够 | 第56-58页 |
第二节 地方本科院校转型中教师教学发展问题的成因 | 第58-61页 |
一、教师个人的“双师型”发展意识淡薄 | 第58-59页 |
二、教师教学发展中心机构活动缺少特色性与针对性 | 第59-60页 |
三、学校与企业间未建立起教师教学发展的沟通平台 | 第60-61页 |
第三节 研究结论与讨论 | 第61-63页 |
第五章 地方本科院校转型中教师教学发展的对策 | 第63-71页 |
第一节 地方本科院校转型的现实条件与困难 | 第63-64页 |
第二节 地方本科院校转型对教师教学发展的要求 | 第64-67页 |
一、满足应用型人才培养需要 | 第64-65页 |
二、满足应用型科研需要 | 第65-66页 |
三、为社会产业行业提供有效技术服务 | 第66-67页 |
第三节 地方本科院校教师教学发展推动转型的策略选择 | 第67-71页 |
一、落实教学发展观念,加强个人发展与院校发展的契合 | 第67-68页 |
二、分类教学发展活动,为不同类型的教师提供不同发展服务 | 第68-69页 |
三、拓宽教学发展渠道,与企业共建“双师型”队伍 | 第69-71页 |
结语 | 第71-72页 |
参考文献 | 第72-76页 |
附录1:X学院教师教学发展现状调查问卷 | 第76-79页 |
附录2:单因素方差分析多重比较结果输出(LSD事后检验) | 第79-92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完成的科研成果 | 第92-93页 |
致谢 | 第93-9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