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页 |
第1章 导论 | 第10-18页 |
1.1 研究背景及研究意义 | 第10-12页 |
1.1.1 研究背景 | 第10-11页 |
1.1.2 研究意义 | 第11-12页 |
1.2 研究内容及研究框架 | 第12-14页 |
1.2.1 研究内容 | 第12-13页 |
1.2.2 研究框架 | 第13-14页 |
1.3 文献综述 | 第14-16页 |
1.3.1 对互联网企业范围研究 | 第14页 |
1.3.2 对并购相关理论的研究 | 第14-15页 |
1.3.3 对并购财务风险理论的研究 | 第15-16页 |
1.4 研究方法 | 第16页 |
1.5 创新与不足 | 第16-18页 |
1.5.1 可能的创新之处 | 第16-17页 |
1.5.2 不足之处 | 第17-18页 |
第2章 相关概念及理论 | 第18-23页 |
2.1 相关概念 | 第18-21页 |
2.1.1 互联网企业概念及特征 | 第18-20页 |
2.1.2 并购财务风险定义 | 第20-21页 |
2.2 相关理论基础 | 第21-23页 |
2.2.1 效率理论 | 第21页 |
2.2.2 市场力量理论 | 第21页 |
2.2.3 信息与信号理论 | 第21-22页 |
2.2.4 自由现金流假说 | 第22-23页 |
第3章 我国互联网企业并购财务风险表现及成因 | 第23-31页 |
3.1 并购实施前估值财务风险 | 第23-25页 |
3.1.1 估值财务风险表现 | 第23-24页 |
3.1.2 估值财务风险成因 | 第24-25页 |
3.2 并购实施中融资财务风险 | 第25-27页 |
3.2.1 融资财务风险表现 | 第25-26页 |
3.2.2 融资财务风险成因 | 第26-27页 |
3.3 并购实施中支付财务风险 | 第27-28页 |
3.3.1 现金支付财务风险表现及成因 | 第27-28页 |
3.3.2 股权支付财务风险表现及成因 | 第28页 |
3.3.3 混合支付财务风险表现及成因 | 第28页 |
3.4 并购实施后整合财务风险 | 第28-31页 |
3.4.1 整合财务风险表现 | 第28-30页 |
3.4.2 整合财务风险成因 | 第30-31页 |
第4章 互联网企业并购财务风险防范 | 第31-36页 |
4.1 并购估值财务风险防范 | 第31-32页 |
4.1.1 在目标企业价值评估过程中进行不确定性的控制 | 第31页 |
4.1.2 根据目标企业具体情况科学合理地选择估值模型 | 第31-32页 |
4.2 并购融资财务风险防范 | 第32-33页 |
4.2.1 开拓新的融资渠道,增加企业融资方式 | 第32页 |
4.2.2 客观把握实际情况,制定科学融资决策 | 第32-33页 |
4.2.3 严格把控融资过程,合理控制资金成本 | 第33页 |
4.3 并购支付财务风险防范 | 第33-34页 |
4.3.1 科学资本预算,增强资金流稳定性 | 第33页 |
4.3.2 改善支付结构,利用混合支付方式 | 第33-34页 |
4.4 并购整合财务风险防范 | 第34-36页 |
4.4.1 充分了解企业财务状况,设立并购门槛 | 第34页 |
4.4.2 制定全面整合财务计划,限定弹性范围 | 第34页 |
4.4.3 严格控制并购整合成本,把握整合速度 | 第34-36页 |
第5章 案例分析——“腾讯控股”并购“大众点评” | 第36-48页 |
5.1 案例简介 | 第36-42页 |
5.1.1 并购双方简介 | 第36-40页 |
5.1.2 并购过程及动因 | 第40-42页 |
5.2 并购的财务风险 | 第42-46页 |
5.2.1 估值财务风险 | 第42页 |
5.2.2 融资财务风险 | 第42-43页 |
5.2.3 支付财务风险 | 第43-44页 |
5.2.4 整合财务风险 | 第44-46页 |
5.3 并购财务风险防范 | 第46-48页 |
5.3.1 消除信息孤岛,制定科学并购决策 | 第46-47页 |
5.3.2 加强营运管理,发挥并购协同效应 | 第47页 |
5.3.3 制定弹性规划,增强风险应对能力 | 第47-48页 |
第6章 结论 | 第48-50页 |
参考文献 | 第50-52页 |
后记 | 第5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