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经济论文--经济计划与管理论文--企业经济论文--企业计划与经营决策论文--企业行政管理论文--人事管理论文

股权激励终止影响因素研究--来自中国A股上市公司的经验证据

摘要第2-5页
ABSTRACT第5-8页
1 绪论第15-30页
    1.1 研究背景和研究意义第15-23页
        1.1.1 研究背景第15-21页
        1.1.2 研究意义第21-23页
    1.2 研究目标和研究内容第23-25页
        1.2.1 研究目标第23-24页
        1.2.2 研究内容第24-25页
    1.3 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第25-28页
        1.3.1 研究思路第25-28页
        1.3.2 研究方法第28页
    1.4 本文可能的创新之处第28-30页
2 文献综述第30-42页
    2.1 股权激励相关文献第30-37页
        2.1.1 股权激励的经济后果相关文献第30-33页
        2.1.2 外界环境对股权激励影响的相关文献第33-35页
        2.1.3 不同契约结构下股权激励的经济后果相关文献第35页
        2.1.4 外界环境对股权激励契约结构影响的相关文献第35-37页
    2.2 股权激励重置相关文献第37-40页
        2.2.1 股权激励重置影响因素相关文献第37-39页
        2.2.2 股权激励重置经济后果相关文献第39-40页
    2.3 本章小结第40-42页
3 理论基础第42-56页
    3.1 委托代理理论第42-45页
        3.1.1 委托代理理论相关内容第42-44页
        3.1.2 委托代理理论与股权激励终止第44-45页
    3.2 人力资本理论第45-47页
        3.2.1 人力资本理论相关内容第45-47页
        3.2.2 人力资本理论与股权激励终止第47页
    3.3 激励理论第47-51页
        3.3.1 内容激励理论第48-49页
        3.3.2 过程激励理论第49-50页
        3.3.3 激励理论与股权激励终止第50-51页
    3.4 不完全契约理论第51-54页
        3.4.1 不完全契约理论相关内容第51-53页
        3.4.2 不完全契约理论与股权激励终止第53-54页
    3.5 情感事件理论第54-56页
        3.5.1 情感事件理论相关内容第54-55页
        3.5.2 情感事件理论与股权激励终止第55-56页
4 股权激励执行对股权激励终止的影响第56-77页
    4.1 理论分析与研究假设的提出第56-62页
        4.1.1 期望理论以及股权激励的逻辑第56-58页
        4.1.2 理论分析及研究假设第58-62页
    4.2 研究设计第62-68页
        4.2.1 样本选择与数据来源第62-64页
        4.2.2 变量的选取及定义第64-68页
        4.2.3 模型设定第68页
    4.3 实证检验与结果分析第68-76页
        4.3.1 描述性统计第68-69页
        4.3.2 相关性分析第69-72页
        4.3.3 多元回归分析第72-73页
        4.3.4 稳健性检验第73-76页
    4.4 研究结论第76-77页
5 公司特征对股权激励终止的影响第77-97页
    5.1 理论分析及假设的提出第77-84页
        5.1.1 产权结构第77-81页
        5.1.2 公司治理结构第81-83页
        5.1.3 公司财务状况第83-84页
    5.2 研究设计第84-88页
        5.2.1 样本选择与数据来源第84-86页
        5.2.2 变量的选取及定义第86-88页
        5.2.3 模型设定第88页
    5.3 实证检验与结果分析第88-95页
        5.3.1 描述性统计第88-90页
        5.3.2 相关系数分析第90-92页
        5.3.3 多元回归分析第92-95页
        5.3.4 稳健性检验第95页
    5.4 研究结论第95-97页
6 股权激励设计对股权激励终止的影响第97-115页
    6.1 股权激励设计要素分析第97-101页
        6.1.1 股权激励设计要素第97-100页
        6.1.2 股权激励设计要素的选取第100-101页
    6.2 理论分析及研究假设第101-104页
    6.3 研究设计第104-107页
        6.3.1 样本选择与数据来源第104-106页
        6.3.2 变量的选取及定义第106页
        6.3.3 模型设定第106-107页
    6.4 实证检验与结果分析第107-111页
        6.4.1 描述性统计第107-108页
        6.4.2 相关性分析第108-110页
        6.4.3 多元回归分析第110页
        6.4.4 稳健性检验第110-111页
    6.5 股权激励设计优化建议第111-114页
        6.5.1 股权激励模式的设计建议第111-114页
        6.5.2 股权激励授予时机的设计第114页
    6.6 研究结论第114-115页
7 股权激励终止案例分析第115-128页
    7.1 公司概况第115-116页
    7.2 股权激励情况第116-117页
        7.2.1 股权激励对象与分配情况第116页
        7.2.2 行权价格及定价方法第116-117页
        7.2.3 股权激励实施细则第117页
    7.3 股权激励实施后续发展第117-121页
        7.3.1 股权激励实施之后的经营发展第117-118页
        7.3.2 股权激励实施前后的财务指标变化第118-121页
    7.4 股权激励终止原因分析第121-124页
        7.4.1 福利性质的股权激励使得大股东以激励对象的利益为重第121-122页
        7.4.2 股权激励的实施没有与公司的发展战略相匹配第122-123页
        7.4.3 发展的无计划性阻碍了股权激励的实施第123-124页
    7.5 改进建议第124-127页
        7.5.1 股权激励实施与企业的战略发展相适应第124-126页
        7.5.2 股权激励的行权指标根据行业业绩情况变化进行动态调整第126-127页
    7.6 研究结论第127-128页
8 研究结论、政策建议与研究展望第128-138页
    8.1 研究结论第128-131页
    8.2 政策建议第131-136页
    8.3 研究展望第136-138页
攻读博士期间的主要科研成果第138-139页
参考文献第139-154页
后记第154-155页

论文共155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公司治理与营运资本的动态调整--来自于中国制造业上市公司的经验证据
下一篇:跨年度预算平衡范式的目标定位、机理分析与实现路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