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脂肪酶抑制剂菌株的筛选、鉴定及活性物质的研究
摘要 | 第4-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第一章 前言 | 第11-21页 |
1.1 肥胖 | 第11-12页 |
1.1.1 肥胖的分类 | 第11-12页 |
1.1.2 肥胖的治疗 | 第12页 |
1.2 脂肪酶 | 第12-13页 |
1.2.1 脂肪酶 | 第12页 |
1.2.2 脂肪的代谢 | 第12-13页 |
1.3 减肥药物 | 第13-17页 |
1.3.1 减肥药物的分类 | 第13页 |
1.3.2 脂肪酶抑制剂的作用机理 | 第13页 |
1.3.3 脂肪酶抑制剂的分类及来源 | 第13-17页 |
1.4 课题的研究进展、本研究的主要内容和意义 | 第17-21页 |
1.4.1 课题的研究意义 | 第17-18页 |
1.4.2 研究的主要内容 | 第18页 |
1.4.3 课题的研究进展 | 第18-21页 |
第二章 产脂肪酶抑制剂菌株的筛选和鉴定 | 第21-32页 |
2.1 材料与方法 | 第21-24页 |
2.1.1 采样 | 第21页 |
2.1.2 培养基 | 第21页 |
2.1.3 试剂和仪器 | 第21页 |
2.1.4 实验方法 | 第21-24页 |
2.2 结果与讨论 | 第24-31页 |
2.2.1 产脂肪酶抑制剂初筛模型 | 第24-25页 |
2.2.2 产脂肪酶抑制剂菌株的复筛 | 第25-26页 |
2.2.3 筛菌模型 | 第26-28页 |
2.2.4 菌株SF16遗传稳定性实验 | 第28-29页 |
2.2.5 菌株鉴定结果 | 第29-31页 |
2.3 结论 | 第31-32页 |
第三章 两种脂肪酶酶活测定方法比较 | 第32-41页 |
3.1 仪器和试剂 | 第32页 |
3.2 试剂及溶液配制 | 第32页 |
3.3 滴定法 | 第32-35页 |
3.3.1 滴定法方法介绍 | 第32页 |
3.3.2 滴定法的具体步骤 | 第32-33页 |
3.3.3 滴定法的条件确定 | 第33-35页 |
3.3.4 滴定法测定发酵液对脂肪酶的抑制活性 | 第35页 |
3.4 铜皂法 | 第35-40页 |
3.4.1 铜皂法方法介绍 | 第35-36页 |
3.4.2 单因素影响实验 | 第36-38页 |
3.4.3 抑制率的计算 | 第38页 |
3.4.4 确定改进铜皂法测定的最佳条件 | 第38-40页 |
3.5 小结 | 第40-41页 |
第四章 产脂肪酶抑制剂菌株的培养基和发酵条件优化 | 第41-52页 |
4.1 实验材料和方法 | 第41-42页 |
4.1.1 菌种 | 第41页 |
4.1.2 仪器和试剂 | 第41页 |
4.1.3 种子培养基 | 第41页 |
4.1.4 发酵培养基及发酵条件优化 | 第41-42页 |
4.2 结果与分析 | 第42-51页 |
4.2.1 孢子培养基 | 第42页 |
4.2.2 种子培养基 | 第42页 |
4.2.3 发酵培养基成份单因素实验 | 第42-45页 |
4.2.4 发酵培养条件单因素影响 | 第45-49页 |
4.2.5 发酵条件的正交实验 | 第49-51页 |
4.2.6 数据分析 | 第51页 |
4.3 结论 | 第51-52页 |
第五章 SF16菌株发酵代谢产物的分离纯化 | 第52-66页 |
5.1 材料与方法 | 第52-55页 |
5.1.1 菌株 | 第52页 |
5.1.2 主要仪器和试剂 | 第52页 |
5.1.3 培养基 | 第52页 |
5.1.4 脂肪酶测定方法 | 第52页 |
5.1.5 方法 | 第52-55页 |
5.2 结果与分析 | 第55-65页 |
5.2.1 活性物质温度稳定性分析 | 第55页 |
5.2.2 活性物质pH稳定性分析 | 第55-56页 |
5.2.3 活性物质极性分析 | 第56页 |
5.2.4 活性物质分子量范围 | 第56-57页 |
5.2.5 发酵液所含物质初步定性实验 | 第57-65页 |
5.3 小结 | 第65-66页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第66-68页 |
6.1 总结 | 第66-67页 |
6.2 展望 | 第67-68页 |
参考文献 | 第68-75页 |
附录 | 第75-82页 |
致谢 | 第82-83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 第8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