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化、科学、教育、体育论文--职业技术教育论文--教师与学生论文

哈科职院中青年教师激励方案研究

摘要第5-6页
abstract第6-7页
第1章 绪论第11-20页
    1.1 论文写作背景、目的及意义第11-13页
        1.1.1 论文写作背景第11-12页
        1.1.2 论文写作目的及意义第12-13页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3-16页
        1.2.1 国外研究现状第13-14页
        1.2.2 国内研究现状第14-15页
        1.2.3 国内外研究现状综述第15-16页
    1.3 论文写作思路及主要内容第16-18页
    1.4 论文研究方法第18页
    1.5 论文创新之处第18-20页
第2章 论文相关理论基础第20-25页
    2.1 相关概念与特征第20-21页
        2.1.1 激励的定义与特征第20页
        2.1.2 激励思想的演变第20-21页
        2.1.3 激励的过程控制机制第21页
    2.2 激励理论第21-24页
        2.2.1 需要层次理论第21-22页
        2.2.2 双因素理论第22-23页
        2.2.3 ERG理论第23-24页
        2.2.4 公平理论第24页
    2.3 本章小结第24-25页
第3章 哈科职院中青年教师激励现状第25-45页
    3.1 哈科职院概况第25-27页
        3.1.1 哈科职院基本信息简介第25-26页
        3.1.2 哈科职院中青年教师概况第26-27页
    3.2 调查问卷设计第27-31页
        3.2.1 激励量表问题的提出第27-30页
        3.2.2 问卷发放与回收第30-31页
    3.3 统计分析第31-39页
        3.3.1 信度与效度检验第31-32页
        3.3.2 因子提取分析第32-37页
        3.3.3 因子描述性统计分析第37-38页
        3.3.4 相关分析第38-39页
    3.4 差异性分析第39-43页
        3.4.1 不同性别的满意度差异分析第39-40页
        3.4.2 不同学历的满意度差异分析第40-41页
        3.4.3 不同职称的满意度差异分析第41-42页
        3.4.4 不同教龄的满意度差异分析第42-43页
    3.5 本章小结第43-45页
第4章 哈科职院中青年教师激励方案设计第45-56页
    4.1 激励因素识别与问题分析第45-47页
        4.1.1 激励因素识别第45-46页
        4.1.2 激励问题分析第46-47页
    4.2 激励方案设计的思路与原则第47-49页
        4.2.1 激励方案设计的思路第47页
        4.2.2 激励方案设计的原则第47-49页
    4.3 激励方案具体内容第49-55页
        4.3.1 薪酬激励设计第49-51页
        4.3.2 晋升与培训激励设计第51-54页
        4.3.3 职业发展激励设计第54-55页
    4.4 本章小结第55-56页
第5章 中青年教师激励方案实施的条件与保障第56-62页
    5.1 激励方案实施条件第56-58页
        5.1.1 树立“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第56页
        5.1.2 将人才培养与教师整体素质提高相结合第56-57页
        5.1.3 丰富中青年教师工作内容第57-58页
    5.2 激励方案实施保障第58-61页
        5.2.1 规范激励考评制度第58页
        5.2.2 营造良好的工作环境第58-59页
        5.2.3 构建中青年教师管理沟通平台第59-60页
        5.2.4 增强横向高职院校中青年教师交流第60页
        5.2.5 重视中青年教师的生活福利保障第60-61页
        5.2.6 培育良好的学校组织文化第61页
    5.3 本章小结第61-62页
结论第62-63页
参考文献第63-66页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和取得的科研成果第66-67页
致谢第67-68页
附录第68-70页

论文共70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HDL学院电力专业就业指导服务研究
下一篇:重庆市新兴产业背景下职业教育的问题及引导策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