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社会科学总论论文--社会学论文--社会结构和社会关系论文--文化人类学、社会人类学论文

八戒寺的历史人类学研究

摘要第3-4页
Abstract第4-5页
导论第9-18页
    一、研究缘起第9-10页
    二、相关研究回顾第10-15页
        (一) 村落神庙及庙会的人类学研究第10-13页
        (二) 猪八戒研究第13-15页
    三、研究主题、方法与论文框架第15-18页
        (一) 研究主题第15页
        (二) 研究方法第15-16页
        (三) 论文框架第16-18页
第一章 西庄村地理历史和日常生活第18-26页
    第一节 地理位置与生态环境第18-20页
        一、地理位置第18-19页
        二、生态环境与气候第19-20页
    第二节 社区历史与沿革第20-22页
    第三节 生计方式第22-26页
        一、农业生产第22-23页
        二、经济作物种植第23页
        三、社区内饵丝厂务工第23-24页
        四、外出建筑工劳务第24-25页
        本章小结第25-26页
第二章 村落神庙:八戒寺第26-61页
    第一节 寺庙格局与神系第26-30页
        一、八戒寺位置第26-27页
        二、寺庙格局第27-28页
        三、神系第28-30页
    第二节 历史与变迁第30-37页
        一、寺庙历史第30-34页
        二、寺庙变迁第34-37页
    第三节 八戒寺的信仰民俗第37-44页
        一、本主信仰与猪八戒第37-40页
        二、送子娘娘和送子爷爷第40页
        三、财神与观音菩萨及其他诸神第40-43页
        四、寺庙会期第43-44页
    第四节 寺庙管理第44-47页
        一、管理者第44页
        二、收入与支出第44-47页
    第五节 八戒寺与村际关系第47-59页
        一、“西庄浪坝—坛神”第47-51页
        二、“烂坝”与浪坝第51-52页
        三、村际“战争”第52-55页
        四、社会资本与寺庙命运第55-59页
    本章小结第59-61页
第三章 寺庙历程与民族文化资本化(1949-2015)第61-93页
    第一节 村落神庙的破坏与恢复第61-70页
        一、“共革盟”之乱第61-63页
        二、“大跃进”削佛第63-65页
        三、“文化大革命”消灭“信仰”第65-67页
        四、改革开放后寺庙恢复第67-70页
    第二节 寺庙发展与文化资本化第70-88页
        一、老协会“夺权”与管理第70-78页
        二、政府“发掘”与重视第78-82页
        三、猪八戒及“八戒寺”的书写第82-88页
    第三节 今日的八戒寺第88-91页
        一、旅游开发的不顺第88-89页
        二、网络媒体上走红第89-90页
        三、寺庙发展的村落自身力量第90-91页
    本章小结第91-93页
第四章 神庙传说与祖先记忆、族群关系第93-137页
    第一节 八戒寺的传说第94-107页
        一、本主大王二王的传说第94-101页
        二、猪八戒的传说第101-107页
    第二节 汉族移民历史与祖先记忆第107-118页
        一、口头叙述记忆第107-110页
        二、家谱记忆第110-115页
        三、地方史志记忆第115-118页
    第三节 历史记忆中族群关系第118-136页
        一、傣汉关系的历史记忆第118-126页
        二、回汉关系的历史记忆第126-136页
    本章小结第136-137页
第五章 作为民间信仰的八戒寺第137-171页
    第一节 旱涝灾害记忆与猪神第137-143页
        一、地域内的旱涝灾害记忆第137-140页
        二、水神崇拜的信仰习俗第140-143页
    第二节 六畜之“猪神”信仰第143-147页
        一、六畜之“猪神”信仰第143-144页
        二、白族六畜之“猪神”信仰第144-147页
    第三节 八戒寺与三教合一的民间信仰第147-158页
        一、三教合一的历史渊源第148-153页
        二、地域内“三教合一”民间信仰的表现第153-155页
        三、“三教合一”的地方性知识第155-158页
    第四节 八戒寺与民间信仰中的二元结构第158-163页
        一、“荤”与“素”的二元结构第159-160页
        二、性别二元第160-163页
    第五节 八戒寺与“西游文化”第163-169页
        一、“西游文化”的概念第164页
        二、“西游文化”的地域表现第164-168页
        三、“西游文化”传入与本土化第168-169页
    本章小结第169-171页
结语第171-175页
    一、地域复合文化的再现第171-172页
    二、社区历程、族群记忆和身份认同的多元互动第172-173页
    三、民间信仰的再创造和自主性第173-175页
参考文献第175-184页
    一、英文著作第175页
    二、中文著作第175-178页
    三、中文期刊第178-181页
    四、学位论文第181页
    五、地方史志第181-184页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完成的科研成果第184-185页
致谢第185-187页

论文共187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时代之书—简·富兰克林的人生与见解》选译(英译汉)及翻译研究报告
下一篇:翻译适应选择论视角下《夏洛的网》两个中译本的对比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