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8页 |
Abstract | 第8-12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7-23页 |
1.1 选题背景与意义 | 第17-19页 |
1.1.1 选题背景 | 第18-19页 |
1.2 选题意义 | 第19-20页 |
1.3 国内外相关领域研究综述 | 第20页 |
1.4 文章结构介绍 | 第20-23页 |
第2章 绩效管理的基础理论和方法 | 第23-29页 |
2.1 绩效的含义 | 第23-24页 |
2.1.1 绩效的概念 | 第23页 |
2.1.2 个人绩效和组织绩效 | 第23页 |
2.1.3 企业绩效 | 第23-24页 |
2.2 影响绩效的主要因素 | 第24-25页 |
2.2.1 外部因素 | 第25页 |
2.2.2 内部因素 | 第25页 |
2.3 绩效管理的相关概念 | 第25-29页 |
2.3.1 定义 | 第25-26页 |
2.3.2 绩效管理体系 | 第26页 |
2.3.3 为何要进行绩效管理 | 第26-27页 |
2.3.4 绩效考核工具 | 第27-29页 |
第3章 中国远程基础教育学校的绩效管理现状——以北京某网校为例 | 第29-41页 |
3.1 远程基础教育学校的概念 | 第29-30页 |
3.2 中国远程基础教育学校概况 | 第30-33页 |
3.2.1 远程基础教育的发展现状 | 第30-32页 |
3.2.2 基础教育网校的特点 | 第32-33页 |
3.3 北京某网校沈阳分校概况 | 第33-35页 |
3.3.1 沈阳分校创建过程 | 第34-35页 |
3.3.2 北京某网校沈阳分校的组织结构模式 | 第35页 |
3.4 北京某网校沈阳分校绩效管理现状 | 第35-39页 |
3.4.1 人员分布 | 第35-39页 |
3.5 北京某网校绩效管理模式的问卷调查分析 | 第39-41页 |
第4章 我国基础教育网校绩效管理案例分析 | 第41-49页 |
4.1 对绩效管理理念的认识不够 | 第41-43页 |
4.1.1 落后的考核观念影响了对绩效管理目的认识 | 第41页 |
4.1.2 绩效管理目标方面 | 第41-42页 |
4.1.3 绩效管理过程方面 | 第42页 |
4.1.4 绩效考核方面 | 第42页 |
4.1.5 绩效结果方面 | 第42页 |
4.1.6 将绩效管理等同于绩效考核 | 第42-43页 |
4.2 绩效考评标准选择的片面 | 第43-45页 |
4.2.1 缺乏对数据的整理和总结 | 第43-44页 |
4.2.2 绩效考核体系的操作性差 | 第44页 |
4.2.3 绩效考核的指标缺乏科学依据 | 第44-45页 |
4.3 绩效管理沟通和总结 | 第45-46页 |
4.4 绩效管理与学校的发展战略相脱离 | 第46-47页 |
4.5 缺乏科学完善的绩效评价体系 | 第47-49页 |
4.5.1 评价因素的不足 | 第47页 |
4.5.2 理论依据的缺失 | 第47-48页 |
4.5.3 数据结果的误差范围 | 第48页 |
4.5.4 评价体系不完善 | 第48-49页 |
第5章 北京某网校绩效管理问题的对策研究 | 第49-57页 |
5.1 加强管理层面对绩效管理理论的学习 | 第49-53页 |
5.1.1 秉持责任制管理思想 | 第49页 |
5.1.2 将绩效管理与学校发展战略相结合 | 第49-51页 |
5.1.3 新的评价方案要结合基础教育网校的发展目标进行调整 | 第51页 |
5.1.4 新的绩效评价体系要以奖罚结合的为原则 | 第51-52页 |
5.1.5 在绩效评价的过程中要结合实际工作来评价 | 第52-53页 |
5.2 建立绩效沟通和绩效反馈机制 | 第53-55页 |
5.2.1 如何评价绩效管理在管理工作中的地位 | 第53-54页 |
5.2.2 建立绩效反馈机制 | 第54-55页 |
5.3 多种激励手段的综合运用 | 第55-57页 |
5.3.1 要建立长效激励手段 | 第55页 |
5.3.2 激励手段要有个性化 | 第55-57页 |
参考文献 | 第57-59页 |
作者简介 | 第59-60页 |
致谢 | 第6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