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7页 |
ABSTRACT | 第7-8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2-18页 |
1.1 本课题的背景及意义 | 第12-14页 |
1.1.1 船舶电力推进的优点 | 第12-13页 |
1.1.2 电力推进电机的分类 | 第13-14页 |
1.1.3 六相感应电机的特点 | 第14页 |
1.2 本课题的发展与研究现状 | 第14-17页 |
1.2.1 电力电子器件的发展 | 第14-16页 |
1.2.2 微控制器的发展 | 第16页 |
1.2.3 六相感应电机研究现状 | 第16-17页 |
1.3 本课题的主要研究内容 | 第17-18页 |
第2章 船舶六相感应电机数学模型 | 第18-34页 |
2.1 六相感应电机绕组结构 | 第18-19页 |
2.2 六相感应电机自然基下的数学模型 | 第19-23页 |
2.2.1 电压方程 | 第19页 |
2.2.2 磁链方程 | 第19-22页 |
2.2.3 电磁转矩方程 | 第22页 |
2.2.4 运动方程 | 第22-23页 |
2.3 六相感应电机空间解耦变换 | 第23-28页 |
2.3.1 m相空间解耦变换 | 第23-26页 |
2.3.2 六维空间的解耦变换 | 第26-28页 |
2.4 六相感应电机谐波基下的数学模型 | 第28-33页 |
2.4.1 电压方程 | 第28-30页 |
2.4.2 磁链方程 | 第30-32页 |
2.4.3 电磁转矩方程 | 第32-33页 |
2.4.4 运动方程 | 第33页 |
2.5 本章小结 | 第33-34页 |
第3章 船舶六相感应电机电力推进控制系统结构设计 | 第34-48页 |
3.1 控制系统总体结构 | 第34-35页 |
3.2 船舶六相感应电机SVPWM算法 | 第35-47页 |
3.2.1 基本六相感应电机SVPWM算法 | 第36-41页 |
3.2.2 基于中间矢量的SVPWM算法 | 第41-47页 |
3.3 本章小结 | 第47-48页 |
第4章 船舶六相感应电机电力推进控制系统的硬件设计 | 第48-60页 |
4.1 六相感应电机控制系统的硬件系统总体设计 | 第48页 |
4.2 功率电路的设计 | 第48-51页 |
4.2.1 整流电路 | 第49-50页 |
4.2.2 逆变电路 | 第50-51页 |
4.3 控制电路的设计 | 第51-58页 |
4.3.1 TMS320F2812DSP的介绍 | 第51页 |
4.3.2 光耦隔离电路 | 第51-52页 |
4.3.3 电流检测电路 | 第52-53页 |
4.3.4 转速检测电路 | 第53-54页 |
4.3.5 母线电压检测电路 | 第54页 |
4.3.6 过电压保护电路 | 第54-55页 |
4.3.7 限电流保护电路 | 第55-56页 |
4.3.8 IPM故障输出隔离电路 | 第56-57页 |
4.3.9 故障保护电路 | 第57页 |
4.3.10 串行通讯电路 | 第57-58页 |
4.4 本章小结 | 第58-60页 |
第5章 船舶六相感应电机电力推进控制系统的软件设计 | 第60-70页 |
5.1 六相感应电机的标幺值数学模型 | 第60-61页 |
5.2 数值处理 | 第61-62页 |
5.3 程序设计 | 第62-67页 |
5.3.1 主程序设计 | 第62页 |
5.3.2 PWM中断服务程序 | 第62-67页 |
5.3.3 串行通讯中断服务程序 | 第67页 |
5.4 本章小结 | 第67-70页 |
第6章 仿真结果及实验结果分析 | 第70-80页 |
6.1 六相感应电机的Matlab/Simulink仿真 | 第70-73页 |
6.1.1 六相感应电机仿真模型 | 第70-71页 |
6.1.2 六相感应电机仿真结果及分析 | 第71-73页 |
6.2 硬件电路实验及结果分析 | 第73-79页 |
6.2.0 硬件实验平台 | 第73-75页 |
6.2.1 硬件电路调试 | 第75-76页 |
6.2.2 实验波形 | 第76-79页 |
6.3 本章小结 | 第79-80页 |
结论 | 第80-82页 |
参考文献 | 第82-86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和取得的科研成果 | 第86-88页 |
致谢 | 第8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