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8页 |
一 绪论 | 第10-20页 |
(一) 研究缘起 | 第10-11页 |
(二) 研究综述 | 第11-13页 |
1. 国外民间音乐类非遗研究综述 | 第11-12页 |
2. 国内民间音乐类非遗研究综述 | 第12-13页 |
(三) 相关概念界定 | 第13-18页 |
1. 非遗语境下民间音乐的概念 | 第14-15页 |
2. 民间音乐类非遗的分类 | 第15-18页 |
(四) 研究方案 | 第18-19页 |
1. 研究目标 | 第18页 |
2. 研究内容 | 第18页 |
3. 研究方法 | 第18-19页 |
(五) 重难点及创新点 | 第19-20页 |
二 湖北省民间音乐类非遗保护与传承的价值及重要意义 | 第20-24页 |
(一) 湖北省民间音乐类非遗保护与传承的价值 | 第20-22页 |
1. 审美价值 | 第20页 |
2. 文化价值 | 第20-21页 |
3. 教育价值 | 第21页 |
4. 经济价值 | 第21-22页 |
(二) 湖北省民间音乐类非遗保护与传承的重要意义 | 第22-24页 |
1. 加强民间音乐类非遗保护有助于深入湖北省民间音乐文化研究 | 第22页 |
2. 加强民间音乐类非遗保护有助于完善湖北省非遗保护体系 | 第22-23页 |
3. 加强民间音乐类非遗保护有助于探索荆楚音乐文化的现代价值 | 第23-24页 |
三 湖北省民间音乐类非遗保护与传承发展现状 | 第24-30页 |
(一) 展开全省大普查,四级非遗代表作名录体系建立 | 第24-26页 |
(二) 湖北省民间音乐类非遗传承人保护机制不断完善 | 第26-28页 |
(三) 湖北省民间音乐类非遗保护法规建设逐步加强 | 第28页 |
(四) 湖北省民间音乐类非遗文化生态保护区、民族文化之乡和民俗传习馆相继设立 | 第28-30页 |
四 湖北省民间音乐类非遗保护与传承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 第30-35页 |
(一) 民间音乐类非遗日渐衰微 | 第30页 |
(二) 民间音乐类非遗传承出现断层危机 | 第30-32页 |
(三) 民间音乐文化生成土壤日益恶化 | 第32-33页 |
(四) 民众保护意识淡薄,缺乏“文化自觉” | 第33-34页 |
(五) 名录繁多之后的“重申报轻管理”问题 | 第34-35页 |
五 湖北省民间音乐类非遗保护与传承的路径探索 | 第35-44页 |
(一) 加强湖北省民间音乐类非遗教育,鼓励社会群体积极参与 | 第35-36页 |
(二) 加大政府扶持力度,建立多元化立体保护体系 | 第36-38页 |
(三) 加快湖北省民间音乐类非遗传承人队伍建设 | 第38-39页 |
(四) 建立湖北省民间音乐类非遗保护责任机制 | 第39页 |
(五) 建立健全湖北省民间音乐类非遗数字化体系 | 第39-41页 |
(六) 大力促进民间音乐音乐类非遗产业化发展,提升综合影响力 | 第41-44页 |
结束语 | 第44-45页 |
参考文献 | 第45-49页 |
附录 | 第49-51页 |
致谢 | 第5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