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化、科学、教育、体育论文--初等教育论文--各科教学法、教学参考书论文--数学论文--计算机论文

基于PTD框架的小学ScratchJr教学设计与实践

摘要第3-5页
Abstract第5-6页
第1章 绪论第9-14页
    1.1 研究背景第9-10页
    1.2 研究内容和目的第10-12页
        1.2.1 研究内容第10-11页
        1.2.2 研究目的第11-12页
    1.3 研究方法第12-14页
第2章 文献综述第14-24页
    2.1 PTD框架和ScratchJr的定义第14-18页
        2.1.1 PTD框架第14-15页
        2.1.2 ScratchJr第15-18页
    2.2 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8-24页
        2.2.1 国外研究现状第18-20页
        2.2.2 国内研究现状第20-23页
        2.2.3 文献综述总结第23-24页
第3章 基于PTD框架的小学ScratchJr教学设计第24-34页
    3.1 相关知识水平检测问卷设计第24页
    3.2 课前分析第24-29页
        3.2.1 教学对象分析第24-26页
        3.2.2 知识体系分析第26-29页
    3.3 教学设计第29-34页
        3.3.1 第一节课(动画)教材及教案设计第29-31页
        3.3.2 第二节课(故事)教材及教案设计第31-32页
        3.3.3 第三节课(游戏)教材及教案设计第32-34页
第4章 第一轮基于PTD框架的小学ScratchJr教学实践第34-51页
    4.1 第一节课(动画)教学实践第34-38页
        4.1.1 教学媒体准备第34页
        4.1.2 实践过程第34-37页
        4.1.3 实践效果第37页
        4.1.4 实践评价与反思第37-38页
    4.2 第二节课(故事)教学实践第38-43页
        4.2.1 教学媒体准备第38页
        4.2.2 实践过程第38-42页
        4.2.3 实践效果第42页
        4.2.4 实践评价与反思第42-43页
    4.3 第三节(游戏)教学实践第43-46页
        4.3.1 教学媒体准备第43页
        4.3.2 实践过程第43-45页
        4.3.3 实践效果第45-46页
        4.3.4 实践评价与反思第46页
    4.4 第一轮实验PTD框架评估第46-51页
第5章 第一轮基于PTD框架的小学ScratchJr教学效果分析第51-58页
    5.1 实践效果问卷设计与分析第51-56页
        5.1.1 问卷设计第51页
        5.1.2 问卷分析第51-56页
    5.2 ScratchJr学习对后续Scratch学习的影响第56-58页
第6章 第二轮基于PTD框架的小学ScratchJr教学设计与实践第58-67页
    6.1 课程设计调整第58-59页
    6.2 教学效果第59-62页
    6.3 第二轮实验PTD框架评估第62-64页
    6.4 基于PTD框架的小学ScratchJr教学设计与实践的教学策略第64-67页
第7章 结论与展望第67-69页
    7.1 研究结论第67-68页
    7.2 研究不足与展望第68-69页
参考文献第69-71页
附录A 第一轮教学问卷第71-74页
附录B 第一轮教材第74-77页
附录C 第二轮问卷及项目创作第77-78页
附录D 第二轮教材第78页
附录E 对上海两位教学ScratchJr课程的一线教师采访第78-80页
附录F 对教学对象的随机采访实录第80-82页
致谢第82页

论文共82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沈明臣研究
下一篇:借助复合教材重构高中劳技课堂教学流程的教学效果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