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化、科学、教育、体育论文--中等教育论文--各科教学法、教学参考书论文--历史、地理论文--地理论文

高中地理野外考察实践活动研究

摘要第4-5页
Abstract第5-6页
1 绪论第10-20页
    1.1 研究背景第10-12页
        1.1.1 地理教育的价值被重新发现第10-11页
        1.1.2 不同地区的地理实践教育研究第11页
        1.1.3 课改后,地理教育所面临的问题第11-12页
    1.2 研究意义第12-14页
        1.2.1 学生层面第12-13页
        1.2.2 教师层面第13-14页
        1.2.3 教学层面第14页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4-17页
        1.3.1 国内研究现状第14-16页
        1.3.2 国外研究现状第16-17页
    1.4 理论基础和研究方法第17-20页
        1.4.1 理论基础第17-18页
        1.4.2 研究方法第18-20页
2 野外考察内容分析第20-27页
    2.1 自然地理野外考察第22-24页
    2.2 人文地理野外考察第24-25页
    2.3 地理信息系统野外考察第25页
    2.4 区域地理野外考察第25-27页
3 开展地理野外考察原则及注意事项第27-30页
    3.1 开展野外考察原则第27-28页
        3.1.1 教师积极引导与坚持学生自愿意向相结合第27页
        3.1.2 学生作为主体与教师指导实践相结合第27页
        3.1.3 教师精心组织与实践形式多样相结合第27页
        3.1.4 野外考察科学性与趣味性相结合第27-28页
    3.2 开展野外考察注意事项第28-30页
        3.2.1 安全问题第28页
        3.2.2 设计完善的野外考察实践方案第28页
        3.2.3 熟悉野外考察地点第28-29页
        3.2.4 注重野外实践活动的有效性第29页
        3.2.5 做好学生的思想工作,提前明确分工及任务第29页
        3.2.6 及时进行总结、评价第29-30页
4 野外考察研究的方法第30-32页
    4.1 野外考察法第30页
    4.2 资料分析法第30页
    4.3 调查访问法第30页
    4.4 综合分析法第30-31页
    4.5 个案研究法第31-32页
5 野外考察的评价方法第32-34页
    5.1 相对性评价第32页
    5.2 形成性评价第32页
    5.3 终结性评价第32-33页
    5.4 评价时注意的问题第33-34页
        5.4.1 忽略对过程的评价第33页
        5.4.2 成绩评定不全面第33页
        5.4.3 忽视学生的自评与互评第33-34页
6 地理野外考察实践活动案例设计第34-42页
    6.1 自然地理野外考察案例设计—以邯郸峰峰矿区鼓山为例第34-36页
    6.2 人文地理野外考察案例设计—以邯郸钢铁集团为例第36-38页
    6.3 地理信息系统野外考察案例设计—以邯郸庄子岭GPS定位导航为例第38-39页
    6.4 区域地理野外考察案例设计—以邯郸市区的变化发展为例第39-42页
7 结论和展望第42-44页
    7.1 创新之处第42页
    7.2 不足之处第42页
    7.3 研究展望第42-44页
参考文献第44-46页
后记第46-47页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清单第47页

论文共47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大学生创业团队新创互联网企业战略选择及成长模式
下一篇:加权贝叶斯邮件过滤方法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