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引言 | 第11-12页 |
1 文献综述 | 第12-21页 |
1.1 情绪智力的发展 | 第12页 |
1.2 情绪智力理论 | 第12-15页 |
1.3 关于情绪智力的测量工具 | 第15-16页 |
1.3.1 情绪智力量表(EIS) | 第15页 |
1.3.2 情商问卷(EQI) | 第15页 |
1.3.3 大学生情绪智力问卷 | 第15页 |
1.3.4 内省情绪智力量表 | 第15-16页 |
1.4 中小学教师情绪智力的相关研究 | 第16-17页 |
1.5 关于职业幸福感的研究 | 第17-19页 |
1.5.1 职业幸福感的概念 | 第17-18页 |
1.5.2 职业幸福感的相关理论 | 第18-19页 |
1.6 中小学教师职业幸福感的研究现状 | 第19-20页 |
1.7 中小学教师情绪智力与职业幸福感的相关研究 | 第20-21页 |
2 总体研究思路 | 第21-23页 |
2.1 问题提出 | 第21页 |
2.2 研究意义 | 第21-22页 |
2.2.1 理论意义 | 第21页 |
2.2.2 现实意义 | 第21-22页 |
2.3 研究目的 | 第22页 |
2.4 研究假设 | 第22页 |
2.5 研究步骤 | 第22页 |
2.6 统计工具 | 第22-23页 |
3 中小学教师自我情绪智力量表的编制 | 第23-31页 |
3.1 量表的概念界定 | 第23-24页 |
3.2 量表条目的编制 | 第24-25页 |
3.3 中小学教师自我情绪智力量表的施测 | 第25页 |
3.4 数据结果分析 | 第25-29页 |
3.4.1 量表的项目分析结果 | 第25-26页 |
3.4.2 量表的验证性因素分析 | 第26-28页 |
3.4.3 内容效度 | 第28页 |
3.4.4 量表各维度之间的相关分析 | 第28页 |
3.4.5 量表的信度分析 | 第28-29页 |
3.4.6 效标关联效度 | 第29页 |
3.5 讨论部分 | 第29-30页 |
3.5.1 问卷结构 | 第29-30页 |
3.5.2 问卷的信度与效度 | 第30页 |
3.5.3 验证性因子分析 | 第30页 |
3.6 本章小结 | 第30-31页 |
4 中小学教师自我情绪智力与职业幸福感的关系 | 第31-46页 |
4.1 研究方法 | 第31-32页 |
4.2 结果 | 第32-46页 |
4.2.1 中小学教师自我情绪智力各因素之间的相关分析 | 第32-33页 |
4.2.2 中小学教师自我情绪智力的调查结果 | 第33-39页 |
4.2.3 中小学教师职业幸福感的调查结果 | 第39-43页 |
4.2.4 中小学教师自我情绪智力与职业幸福感的关系 | 第43页 |
4.2.5 中小学教师自我情绪智力与职业幸福感的回归分析 | 第43-46页 |
5 讨论 | 第46-54页 |
5.1 中小学教师自我情绪智力讨论 | 第46-49页 |
5.1.1 中小学教师自我情绪智力现状分析 | 第46页 |
5.1.2 中小学教师自我情绪智力在人口学变量上的讨论 | 第46-49页 |
5.2 中小学教师职业幸福感讨论 | 第49-52页 |
5.2.1 中小学教师职业幸福感现状分析 | 第49页 |
5.2.2 中小学教师职业幸福感在人口学变量上的讨论 | 第49-52页 |
5.3 中小学教师自我情绪智力与职业幸福感的关系讨论 | 第52-54页 |
6 研究总结 | 第54-57页 |
6.1 结论 | 第54页 |
6.2 建议 | 第54-55页 |
6.3 创新点 | 第55-56页 |
6.4 不足与展望 | 第56-57页 |
致谢 | 第57-58页 |
参考文献 | 第58-61页 |
攻读学位期间获得与学位论文相关的科研成果目录 | 第61-62页 |
附录 | 第62-6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