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变翼混合驱动水下滑翔机变体机翼系统研究
| 中文摘要 | 第4-5页 |
| Abstract | 第5-6页 |
| 字母注释表 | 第14-16页 |
| 第一章 绪论 | 第16-26页 |
| 1.1 引言 | 第16页 |
| 1.2 水下滑翔机发展状况 | 第16-18页 |
| 1.3 混合驱动水下滑翔机发展状况 | 第18-21页 |
| 1.4 变体机翼研究现状 | 第21-24页 |
| 1.4.1 飞行器变体机翼研究现状 | 第21-22页 |
| 1.4.2 水下机器人变体机翼研究现状 | 第22-24页 |
| 1.5 本文课题来源及意义 | 第24-25页 |
| 1.6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 第25-26页 |
| 第二章 变体机翼设计 | 第26-36页 |
| 2.1 引言 | 第26页 |
| 2.2 变翼功能需求分析 | 第26页 |
| 2.3 变体机翼方案设计 | 第26-30页 |
| 2.3.1 变体机翼概述 | 第26-27页 |
| 2.3.2 混合驱动水下滑翔机变体机翼方案 | 第27-30页 |
| 2.4 变翼系统设计 | 第30-35页 |
| 2.4.1 整体布局设计 | 第30-31页 |
| 2.4.2 变翼机构设计 | 第31-32页 |
| 2.4.3 驱动电机密封设计 | 第32-33页 |
| 2.4.4 平面连杆机构设计 | 第33-35页 |
| 2.5 本章小结 | 第35-36页 |
| 第三章 变翼机构运动学与动力学分析 | 第36-51页 |
| 3.1 引言 | 第36页 |
| 3.2 变翼机构自由度计算 | 第36-37页 |
| 3.3 变翼机构运动学分析 | 第37-45页 |
| 3.3.1 运动学正解分析 | 第37-40页 |
| 3.3.2 运动学逆解分析 | 第40-45页 |
| 3.4 变翼机构工作空间分析 | 第45-46页 |
| 3.5 变翼机构动力学分析 | 第46-50页 |
| 3.6 本章小结 | 第50-51页 |
| 第四章 变翼策略及航行性能灵敏度分析 | 第51-67页 |
| 4.1 引言 | 第51页 |
| 4.2 水下滑翔机航行性能评价指标 | 第51-52页 |
| 4.2.1 航行经济性评价指标 | 第51页 |
| 4.2.2 航行稳定性评价指标 | 第51-52页 |
| 4.3 变翼策略研究 | 第52-61页 |
| 4.3.1 滑翔机水动力仿真模型及流场分析 | 第53-55页 |
| 4.3.2 AUV模式变翼策略研究 | 第55-57页 |
| 4.3.3 滑翔模式变翼策略研究 | 第57-61页 |
| 4.4 航行性能灵敏度分析 | 第61-66页 |
| 4.4.1 航行经济性灵敏度分析 | 第61-63页 |
| 4.4.2 航行静稳定性灵敏度分析 | 第63-66页 |
| 4.5 本章小结 | 第66-67页 |
| 第五章 变翼机构单元实验 | 第67-76页 |
| 5.1 引言 | 第67页 |
| 5.2 变翼机构模型制作及软硬件设计 | 第67-71页 |
| 5.2.1 变翼机构装配模型 | 第67-68页 |
| 5.2.2 变翼机构控制系统软硬件介绍 | 第68-69页 |
| 5.2.3 测量用传感器 | 第69-71页 |
| 5.3 变翼单元实验 | 第71-75页 |
| 5.3.1 变机翼展长实验 | 第71-73页 |
| 5.3.2 变机翼后掠角实验 | 第73-75页 |
| 5.4 本章小结 | 第75-76页 |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第76-78页 |
| 6.1 全文总结 | 第76-77页 |
| 6.2 工作展望 | 第77-78页 |
| 参考文献 | 第78-81页 |
|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 第81-82页 |
| 致谢 | 第82-8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