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3-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0-14页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10-12页 |
1.2 本文内容及结构 | 第12-14页 |
第二章 相关技术分析 | 第14-18页 |
2.1 引言 | 第14页 |
2.2 IEEE 802.15.4 标准 | 第14-15页 |
2.2.1 物理层 | 第14页 |
2.2.2 介质访问控制层 | 第14-15页 |
2.3 TinyOS操作系统 | 第15-17页 |
2.3.1 组件化编程 | 第15-16页 |
2.3.2 事件驱动机制 | 第16页 |
2.3.3 轻量级线程 | 第16-17页 |
2.3.4 主动消息模式 | 第17页 |
2.4 本章小结 | 第17-18页 |
第三章 协议设计 | 第18-34页 |
3.1 引言 | 第18页 |
3.2 系统整体设计 | 第18-21页 |
3.2.1 网络拓扑结构 | 第18-19页 |
3.2.2 基本工作原理 | 第19-21页 |
3.3 End Device与Sensor接.定义 | 第21-26页 |
3.3.1 通信时序 | 第21-22页 |
3.3.2 各种传输情况 | 第22-24页 |
3.3.3 帧格式 | 第24-26页 |
3.4 Server与Coordinator接.定义 | 第26-29页 |
3.4.1 通信时序 | 第26-27页 |
3.4.2 各种传输情况 | 第27-28页 |
3.4.3 帧格式 | 第28-29页 |
3.5 Coordinator与End Device接.定义 | 第29-32页 |
3.5.1 上层通信协议 | 第29-31页 |
3.5.2 帧格式 | 第31页 |
3.5.3 无线通信的最大有效载荷 | 第31-32页 |
3.6 本章小结 | 第32-34页 |
第四章 协议设计理念分析 | 第34-46页 |
4.1 引言 | 第34页 |
4.2 节点调度策略 | 第34-39页 |
4.2.1 多节点并发传输策略 | 第34-35页 |
4.2.2 简单的先到先服务策略 | 第35-36页 |
4.2.3 本文的调度策略 | 第36-39页 |
4.3 异常汇报和定位 | 第39-41页 |
4.3.1 低电异常 | 第39页 |
4.3.2 启动异常 | 第39-40页 |
4.3.3 采样异常 | 第40页 |
4.3.4 传输异常 | 第40-41页 |
4.4 系统稳定性 | 第41-43页 |
4.4.1 Server的稳定性 | 第42页 |
4.4.2 End Device的稳定性 | 第42-43页 |
4.5 数据重传 | 第43页 |
4.6 全网信息调控 | 第43-44页 |
4.7 本章小结 | 第44-46页 |
第五章 操作系统移植与射频芯片驱动设计 | 第46-56页 |
5.1 引言 | 第46页 |
5.2 硬件平台 | 第46-48页 |
5.2.1 系统硬件结构 | 第46-47页 |
5.2.2 MSP430微控制器 | 第47页 |
5.2.3 CC2520射频芯片 | 第47-48页 |
5.3 TinyOS操作系统移植 | 第48-50页 |
5.3.1 创建.platform文件 | 第48-49页 |
5.3.2 创建target文件 | 第49页 |
5.3.3 创建其它文件 | 第49-50页 |
5.4 CC2520驱动设计与实现 | 第50-54页 |
5.4.1 驱动结构 | 第50-52页 |
5.4.2 接口介绍 | 第52-54页 |
5.5 本章小结 | 第54-56页 |
第六章 协议实现 | 第56-78页 |
6.1 引言 | 第56页 |
6.2 End Device设计与实现 | 第56-60页 |
6.2.1 上层组件 | 第57页 |
6.2.2 有线通信组件 | 第57-59页 |
6.2.3 无线通信组件 | 第59页 |
6.2.4 定时组件 | 第59页 |
6.2.5 电压检测组件 | 第59页 |
6.2.6 状态控制组件 | 第59-60页 |
6.3 Coordinator设计与实现 | 第60-62页 |
6.3.1 上层组件 | 第61页 |
6.3.2 有线通信组件 | 第61-62页 |
6.3.3 接收缓冲组件 | 第62页 |
6.3.4 成帧组件 | 第62页 |
6.4 Server设计与实现 | 第62-67页 |
6.4.1 核心数据结构 | 第63-64页 |
6.4.2 主要算法设计 | 第64-67页 |
6.5 Sensor设计与实现 | 第67-68页 |
6.6 结果测试与分析 | 第68-76页 |
6.6.1 系统参数设置 | 第68页 |
6.6.2 节点程序编译与下载 | 第68-69页 |
6.6.3 节点调度策略测试 | 第69-72页 |
6.6.4 异常汇报机制测试 | 第72-74页 |
6.6.5 性能测试与比较 | 第74-76页 |
6.7 本章小结 | 第76-78页 |
第七章 总结与展望 | 第78-80页 |
7.1 全文总结 | 第78-79页 |
7.2 研究展望 | 第79-80页 |
参考文献 | 第80-84页 |
致谢 | 第84-86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第86-8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