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2-4页 |
Abstract | 第4-6页 |
主要缩略词表 | 第10-11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1-16页 |
1.1 研究背景 | 第11-12页 |
1.2 研究现状 | 第12-15页 |
1.2.1 蔬菜中硝酸盐、亚硝酸盐含量变化的研究进展 | 第12-13页 |
1.2.2 蔬菜中维生素C含量变化的研究进展 | 第13-14页 |
1.2.3 深冻锅菜肴介绍 | 第14-15页 |
1.3 研究意义 | 第15页 |
1.4 研究内容 | 第15-16页 |
第二章 不同储存条件对烹饪前后蔬菜硝酸盐含量的影响 | 第16-41页 |
2.1 材料与仪器 | 第16-17页 |
2.1.1 材料 | 第16页 |
2.1.2 试剂 | 第16-17页 |
2.1.3 仪器 | 第17页 |
2.2 方法 | 第17-21页 |
2.2.1 样品的储存 | 第17-19页 |
2.2.2 样品处理方法 | 第19页 |
2.2.3 离子色谱测定条件 | 第19页 |
2.2.4 标准曲线的绘制 | 第19-20页 |
2.2.5 方法的精密度 | 第20页 |
2.2.6 回收率试验 | 第20-21页 |
2.2.7 数据分析 | 第21页 |
2.3 结果 | 第21-38页 |
2.3.1 烹饪前6种不同类型蔬菜中硝酸盐含量 | 第21-22页 |
2.3.2 不同储存条件对烹饪前蔬菜硝酸盐含量的影响 | 第22-30页 |
2.3.3 不同储存条件对普通烹饪蔬菜中硝酸盐含量的影响 | 第30-33页 |
2.3.4 不同储存条件对深冻锅菜肴中硝酸盐含量的影响 | 第33-37页 |
2.3.5 普通烹饪蔬菜与深冻锅烹饪蔬菜在不同储存条件下硝酸盐含量的对比 | 第37-38页 |
2.4 讨论 | 第38-41页 |
第三章 不同储存条件对烹饪前后蔬菜亚硝酸盐含量的影响 | 第41-61页 |
3.1 材料与仪器 | 第41页 |
3.2 方法 | 第41-43页 |
3.2.1 样品的储存 | 第41页 |
3.2.2 样品的处理方法 | 第41页 |
3.2.3 离子色谱测定条件 | 第41页 |
3.2.4 标准曲线 | 第41-42页 |
3.2.5 精密度试验 | 第42页 |
3.2.6 回收率试验 | 第42-43页 |
3.2.7 数据分析 | 第43页 |
3.3 结果 | 第43-58页 |
3.3.1 烹饪前6种不同类型蔬菜中亚硝酸盐含量 | 第43页 |
3.3.2 不同储存条件对烹饪前蔬菜中亚硝酸盐含量的影响 | 第43-51页 |
3.3.3 不同储存条件对普通烹饪的蔬菜中亚硝酸盐含量的影响 | 第51-53页 |
3.3.4 不同储存条件对深冻锅菜肴中亚硝酸盐含量的影响 | 第53-57页 |
3.3.5 普通烹饪蔬菜与深冻锅烹饪蔬菜在不同储存条件下亚硝酸盐含量的对比 | 第57-58页 |
3.4 讨论 | 第58-61页 |
第四章 不同储存条件对烹饪前后蔬菜中维生素C含量的影响 | 第61-85页 |
4.1 材料与仪器 | 第62页 |
4.1.1 材料 | 第62页 |
4.1.2 试剂 | 第62页 |
4.1.3 仪器 | 第62页 |
4.2 方法 | 第62-66页 |
4.2.1 样品的储存 | 第62-63页 |
4.2.2 样品处理方法 | 第63页 |
4.2.3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条件 | 第63页 |
4.2.4 标准曲线的测定试验 | 第63-64页 |
4.2.5 精密度试验 | 第64-65页 |
4.2.6 回收率试验 | 第65页 |
4.2.7 数据分析 | 第65-66页 |
4.3 结果 | 第66-82页 |
4.3.1 烹饪前6种不同类型蔬菜中维生素C含量 | 第66页 |
4.3.2 不同储存条件对烹饪前蔬菜中维生素C的含量的影响 | 第66-73页 |
4.3.3 不同储存条件对普通烹饪的蔬菜中维生素C含量的影响 | 第73-76页 |
4.3.4 不同储存条件对深冻锅烹饪蔬菜维生素C含量的影响 | 第76-80页 |
4.3.5 普通烹饪蔬菜与深冻锅烹饪蔬菜在不同储存条件下维生素C含量的对比 | 第80-82页 |
4.4 讨论 | 第82-85页 |
全文结论 | 第85-86页 |
参考文献 | 第86-92页 |
致谢 | 第92-93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第93-9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