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交通运输论文--水路运输论文--船舶工程论文--船舶原理论文

环境流场与运动方式对摆动翼推进性能的影响研究

摘要第5-7页
Abstract第7-8页
第1章 绪论第12-26页
    1.1 概述第12-13页
    1.2 摆动尾鳍与鱼体运动方式的分类第13-15页
    1.3 摆动翼推进系统的研究进展第15-24页
        1.3.1 理论研究进展第15-18页
        1.3.2 实验研究进展第18-24页
    1.4 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第24-26页
第2章 串列异步摆动翼推进系统推进性能的理论研究第26-46页
    2.1 引言第26页
    2.2 数值计算方法第26-29页
        2.2.1 流场控制方程第26-27页
        2.2.2 SIMPLE算法第27-28页
        2.2.3 湍流模型第28页
        2.2.4 网格形变方法第28-29页
    2.3 异步摆动翼水动力性能计算第29-37页
        2.3.1 数值计算模型第30-32页
        2.3.2 网格收敛性判断第32-34页
        2.3.3 计算方法验证第34-35页
        2.3.4 数值计算结果第35-37页
    2.4 串列异步摆动翼性能计算第37-44页
        2.4.1 计算模型第37-38页
        2.4.2 数值计算结果第38-44页
    2.5 本章小结第44-46页
第3章 串列异步摆动翼推进系统推进性能的实验研究第46-64页
    3.1 引言第46-47页
    3.2 WGP的工作原理与样机建造第47-48页
    3.3 数值计算方法及实验方法第48-51页
        3.3.1 WGP数值计算模型与方法第48-49页
        3.3.2 实验参数的确定第49-51页
    3.4 数值计算结果及实验结果第51-63页
        3.4.1 无因次波高对WGP性能的影响第51-58页
        3.4.2 无因次波长对WGP性能的影响第58-63页
    3.5 本章小结第63-64页
第4章 规则波对摆动翼推进系统推进性能的影响第64-98页
    4.1 引言第64页
    4.2 数值计算方法第64-73页
        4.2.1 计算模型第64-67页
        4.2.2 数值计算原理第67-70页
        4.2.3 数值计算方法验证第70-73页
    4.3 波面下运动水翼的水动力性能第73-92页
        4.3.1 波浪遭遇频率对波面下水翼性能的影响第74-75页
        4.3.2 升沉运动幅度对波面下水翼性能的影响第75-78页
        4.3.3 摆幅角对波面下水翼性能的影响第78-80页
        4.3.4 摇摆与升沉相位差对波面下水翼性能的影响第80-84页
        4.3.5 规则波波幅对波面下水翼性能的影响第84-85页
        4.3.6 规则波波长对波面下水翼性能的影响第85-87页
        4.3.7 波翼相位差对波面下水翼性能的影响第87-92页
    4.4 波面下新月形摆动尾鳍的水动力性能第92-97页
        4.4.1 波面下摆动尾鳍自身运动对其性能的影响第92-95页
        4.4.2 波浪参数对摆动尾鳍性能的影响第95-97页
    4.5 本章小结第97-98页
第5章 摆动尾鳍推进的仿鱼水下机器人运动性能研究第98-128页
    5.1 引言第98-99页
    5.2 计算模型与方法第99-109页
        5.2.1 仿鱼水下机器人几何模型第99页
        5.2.2 仿鱼水下机器人的运动方式第99-101页
        5.2.3 数值计算方法第101-108页
        5.2.4 数值计算方法有效性验证第108-109页
    5.3 新月形尾鳍推进性能的数值模拟第109-113页
        5.3.1 St与Re对尾鳍平均推力系数的影响第109-110页
        5.3.2 一个运动周期内尾鳍涡系的演化第110-112页
        5.3.3 St与Re对尾鳍涡系的影响第112-113页
    5.4 仿鱼水下机器人自主游动数值模拟第113-125页
        5.4.1 仿鱼水下机器人自主游动过程中的性能特点第113-119页
        5.4.2 尾鳍运动频率对仿鱼水下机器人游动性能的影响第119-122页
        5.4.3 尾鳍摆动幅度与鱼体波动波长对仿鱼机器人游动性能的影响第122-125页
    5.5 本章小结第125-128页
结论第128-132页
参考文献第132-150页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和取得的科研成果第150-152页
致谢第152页

论文共152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网络舆情对群体性事件的影响及治理对策研究--以广东“茂名PX事件”为例
下一篇:技术联盟绩效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