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3-4页 |
abstract | 第4页 |
导论 | 第7-12页 |
(一)研究背景及研究问题 | 第7-8页 |
1、研究背景 | 第7页 |
2、研究的问题 | 第7-8页 |
(二)研究概况 | 第8-10页 |
1、相关概念界定 | 第8页 |
2、大学生逃课问题的国内外研究概况 | 第8-10页 |
(三)研究意义 | 第10页 |
1、理论意义 | 第10页 |
2、现实意义 | 第10页 |
(四)研究方法 | 第10-12页 |
1、文献资料法 | 第11页 |
2、问卷调查法 | 第11页 |
3、访谈法 | 第11-12页 |
一、大学生逃课的现状调查、原因和影响分析 | 第12-20页 |
(一)大学生逃课的现状调查情况 | 第12-15页 |
1、调查的问卷构成与数据分析 | 第12-14页 |
2、调查研究结果与分析 | 第14-15页 |
(二)大学生逃课的原因分析 | 第15-16页 |
1、学习动机方面 | 第15页 |
2、教学管理方面 | 第15-16页 |
3、外界因素方面 | 第16页 |
(三)大学生逃课的影响 | 第16-17页 |
1、大学生对学生自身的影响 | 第16页 |
2、大学生逃课对学校的影响 | 第16-17页 |
3、大学生逃课对社会的影响 | 第17页 |
(四)个案访谈 | 第17-20页 |
1、访谈目的和对象 | 第17页 |
2、访谈内容 | 第17-19页 |
3、访谈总结 | 第19-20页 |
二、社会工作对大学生逃课问题的介入 | 第20-36页 |
(一)社会工作介入的理论依据 | 第20-21页 |
1、心理分析理论 | 第20页 |
2、偏差行为理论 | 第20-21页 |
3、优势视角 | 第21页 |
(二)个案工作对大学生逃课问题的介入 | 第21-25页 |
1、个案案例 | 第21-24页 |
2、总结与反思 | 第24-25页 |
(三)小组工作对大学生逃课问题的介入 | 第25-33页 |
1、小组工作的功能 | 第25-26页 |
2、小组工作的实施原则 | 第26页 |
3、小组工作介入过程 | 第26-32页 |
4、效果评估与反思 | 第32-33页 |
(四)社区工作对大学生逃课问题的介入 | 第33-36页 |
三、社会工作介入大学生逃课的对策建议 | 第36-38页 |
(一)加强学校内部管理,辅导学生,补救教学的缺点 | 第36页 |
(二)促进家庭、学校和社区的协调,配合学校增强教育功能 | 第36页 |
(三)帮助学生克服困难,以便更好地学习 | 第36-37页 |
(四)协助学校为学生提供就业指导和服务工作 | 第37-38页 |
结论 | 第38-39页 |
参考文献 | 第39-41页 |
附录 1:大学生逃课问卷调查 | 第41-43页 |
附录 2:个案访谈提纲 | 第43-44页 |
致谢 | 第4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