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洋真菌Halorosellinia sp.1403产抗癌化合物1403C的光调控发酵
摘要 | 第5-7页 |
Abstract | 第7-8页 |
第1章 文献综述 | 第12-29页 |
1.1 海洋真菌及次级代谢产物研究现状 | 第12-14页 |
1.1.1 海洋真菌及其次级代谢产物 | 第12-13页 |
1.1.2 海洋真菌的培养及其代谢产物的生产 | 第13-14页 |
1.2 真菌的光调控 | 第14-21页 |
1.2.1 真菌的光感应系统 | 第15-19页 |
1.2.2 光对真菌生长发育的调控 | 第19-20页 |
1.2.3 光对真菌次级代谢产物的调控 | 第20-21页 |
1.3 基于代谢活动的发酵调控 | 第21-26页 |
1.3.1 胞内外代谢物和胞内酶的提取及测定 | 第22-23页 |
1.3.2 代谢调控优化发酵过程 | 第23-24页 |
1.3.3 聚酮合成的相关初级代谢酶 | 第24-26页 |
1.4 课题研究背景 | 第26-29页 |
第2章 胞内酶和胞内外有机酸的提取及测定 | 第29-48页 |
2.1 前言 | 第29页 |
2.2 实验材料和方法 | 第29-38页 |
2.2.1 实验材料和仪器 | 第29页 |
2.2.2 实验菌株及其培养 | 第29-30页 |
2.2.3 次级代谢产物产量测定方法 | 第30-31页 |
2.2.4 胞内酶提取方法 | 第31-33页 |
2.2.5 关键酶活力测定方法 | 第33-36页 |
2.2.6 有机酸提取方法 | 第36-37页 |
2.2.7 有机酸含量测定方法 | 第37-38页 |
2.3 结果与分析 | 第38-47页 |
2.3.1 摇瓶发酵下的胞外产物分布 | 第38-40页 |
2.3.2 胞内酶提取 | 第40-44页 |
2.3.3 胞内有机酸提取 | 第44页 |
2.3.4 有机酸含量测定 | 第44-47页 |
2.4 本章小结 | 第47-48页 |
第3章 白光对发酵过程的影响 | 第48-68页 |
3.1 前言 | 第48页 |
3.2 实验材料和方法 | 第48-52页 |
3.2.1 实验菌株及其培养 | 第48-49页 |
3.2.2 1403R和1403C的相互关系 | 第49-50页 |
3.2.3 测定方法 | 第50-52页 |
3.3 结果与分析 | 第52-67页 |
3.3.1 白光对菌落生长的影响 | 第52-53页 |
3.3.2 白光对摇瓶发酵的影响 | 第53-59页 |
3.3.3 白光对反应器发酵参数的影响 | 第59-61页 |
3.3.4 白光对反应器发酵代谢过程的影响 | 第61-65页 |
3.3.5 反应器发酵的白光调控策略 | 第65-67页 |
3.4 本章小结 | 第67-68页 |
第4章 外源有机酸对产物产量的影响 | 第68-79页 |
4.1 前言 | 第68页 |
4.2 实验材料和方法 | 第68-69页 |
4.2.1 外源有机酸添加 | 第68页 |
4.2.2 测定方法 | 第68-69页 |
4.3 结果与分析 | 第69-77页 |
4.3.1 丙酮酸添加对产物产量的影响 | 第69-72页 |
4.3.2 调控pH的丙酮酸添加对产物产量的影响 | 第72页 |
4.3.3 L-苹果酸添加对产物产量的影响 | 第72-76页 |
4.3.4 其他有机酸添加对产物产量的影响 | 第76-77页 |
4.4 本章小结 | 第77-79页 |
第5章 不同单色光对发酵过程的影响 | 第79-88页 |
5.1 前言 | 第79页 |
5.2 实验材料和方法 | 第79-80页 |
5.2.1 光照培养 | 第79页 |
5.2.2 测定方法 | 第79-80页 |
5.3 结果与分析 | 第80-87页 |
5.3.1 电光源的光谱分析 | 第80页 |
5.3.2 不同单色光对摇瓶发酵的影响 | 第80-82页 |
5.3.3 绿光对反应器发酵参数的影响 | 第82-84页 |
5.3.4 蓝光对反应器发酵参数的影响 | 第84-85页 |
5.3.5 红光对反应器发酵参数的影响 | 第85-87页 |
5.4 本章小结 | 第87-88页 |
第6章 主要结论、创新点与展望 | 第88-91页 |
6.1 主要结论 | 第88-89页 |
6.2 创新点 | 第89页 |
6.3 展望 | 第89-91页 |
参考文献 | 第91-103页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撰写的论文 | 第103-104页 |
致谢 | 第10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