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哲学、宗教论文--心理学论文--发展心理学(人类心理学)论文--儿童心理学论文

小学生欺负行为与家庭教养方式的关系研究

摘要第3-4页
ABSTRACT第4页
第一章 引言第7-11页
    1.1 研究背景第7页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第7-8页
        1.2.1 目的第7-8页
        1.2.2 意义第8页
    1.3 概念界定第8-10页
        1.3.1 关于欺负行为的观念界定第8-9页
        1.3.2 家庭教养方式的概念界定第9-10页
    1.4 两者关系的相关研究第10-11页
        1.4.1 国外研究第10页
        1.4.2 国内研究第10-11页
第二章 理论综述第11-15页
    2.1 关于儿童欺负行为的理论综述第11-13页
        2.1.1 关于儿童欺负行为的研究方法第11-12页
        2.1.2 欺负行为主要研究方向第12页
        2.1.3 儿童欺负行为理论第12-13页
        2.1.4 研究小结与研究局限第13页
    2.2 关于家庭教养方式的理论综述第13-15页
第三章 研究过程第15-18页
    3.1 研究假设第15页
    3.2 研究对象和方法第15-16页
        3.2.1 研究对象第15-16页
        3.2.2 研究方法第16页
    3.3 研究工具第16-18页
        3.3.1 儿童欺负问卷第16-17页
        3.3.2 父母教养方式评价量表第17页
        3.3.3 统计工具第17-18页
第四章 调查结果第18-29页
    4.1 欺负行为总体情况第18-20页
        4.1.1 检出率第18页
        4.1.2 欺负行为的分布状况第18-19页
        4.1.3 欺负行为发生率第19-20页
        4.1.4 其他特点第20页
    4.2 家庭教养方式总体情况第20-22页
    4.3 欺负行为与家庭教养方式的关系第22-25页
        4.3.1 父母教养方式差异比较第22-23页
        4.3.2 父母教养方式在性别上的差异第23-24页
        4.3.3 不同年级父母教养方式因子的差异第24-25页
        4.3.4 各组父母教养方式多重的差异第25页
    4.4 留守儿童问题分析第25-29页
        4.4.1 留守儿童状态第26页
        4.4.2 留守儿童欺负行为状况第26-28页
        4.4.3 留守儿童家庭教养状况第28-29页
第五章 分析与讨论第29-34页
    5.1 欺负行为结果讨论第29-30页
        5.1.1 欺负行为的检出率第29页
        5.1.2 欺负行为发生的分布状况第29-30页
        5.1.3 欺负行为的特点及其他特点第30页
    5.2 家庭教养方式结果讨论第30-33页
        5.2.1 小学生父母教养方式总体研究情况分析第30-31页
        5.2.2 父母教养方式各因子在性别上的差异分析第31页
        5.2.3 父母教养方式各因子在年级上的差异分析第31-32页
        5.2.4 欺负行为与父母教养方式关系的讨论第32-33页
    5.3 留守儿童欺负行为与家庭教养的结果讨论第33-34页
第六章 结论与建议第34-39页
    6.1 结论第34页
    6.2 建议第34-39页
        6.2.1 学校干预第34-36页
        6.2.2 家庭干预第36-37页
        6.2.3 学校其他干预对策第37-39页
结语第39-40页
致谢第40-41页
参考文献第41-43页
附录第43-51页

论文共51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基于实践的英汉同传衔接技巧研究
下一篇:毛细管内气液两相流型的数值模拟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