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1-6页 |
英文摘要 | 第6-10页 |
1 绪论 | 第10-29页 |
·选题缘由 | 第10-11页 |
·新课标对诗词审美教学的要求 | 第10-11页 |
·意象在诗词鉴赏中的独特地位 | 第11页 |
·研究目的和意义 | 第11-12页 |
·研究的目的 | 第11页 |
·研究的意义 | 第11-12页 |
·概念界定 | 第12-17页 |
·意象 | 第12-13页 |
·诗词意象 | 第13-15页 |
·教学 | 第15-16页 |
·诗词意象教学 | 第16-17页 |
·理论基础 | 第17-19页 |
·高中生心理发展特征与教学的关系 | 第17-18页 |
·语文教学与学生心理的关系 | 第18页 |
·诗歌美学观 | 第18-19页 |
·意象论 | 第19页 |
·文献综述 | 第19-25页 |
·关于意象的研究 | 第19-20页 |
·关于诗词意象的相关研究 | 第20-21页 |
·关于诗词教学的相关研究 | 第21-24页 |
·关于诗词意象教学的相关研究 | 第24-25页 |
·研究设计 | 第25-29页 |
·研究对象 | 第25-26页 |
·研究内容 | 第26页 |
·研究思路 | 第26页 |
·研究方法 | 第26-29页 |
2 重庆市万州区T中学高中古诗词意象教学现状分析 | 第29-38页 |
·古典诗词意象教学的总体情况分析 | 第30-33页 |
·不同角度的古诗词意象教学情况比较分析 | 第33-38页 |
·诗词意象教学在不同年级的情况分析 | 第33-35页 |
·文理科在古诗词意象教学的比较 | 第35-38页 |
3 重庆市万州区T中学高中古诗词意象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影响因素 | 第38-45页 |
·古诗词意象学习准备中的存在的问题及影响因素 | 第38-40页 |
·问题表现 | 第38页 |
·影响因素 | 第38-40页 |
·古诗词意象学习效果中的存在的问题及影响因素 | 第40-42页 |
·问题表现 | 第40-41页 |
·影响因素 | 第41-42页 |
·古诗词意象教学效果中存在的问题及影响因素 | 第42-44页 |
·问题表现 | 第42-43页 |
·影响因素 | 第43-44页 |
·古典诗词意象学后反思的问题及影响因素 | 第44-45页 |
4 对策与建议 | 第45-52页 |
·在校认真贯彻高中语文课程的基本理念 | 第45-47页 |
·考试不是唯一,重视古典诗词审美教育特性 | 第45-46页 |
·明确以意象解诗的关键作用 | 第46页 |
·改善学校教育环境营造学习古典诗词的书香氛围 | 第46-47页 |
·提升教师综合素养 | 第47-50页 |
·更新教学理念 | 第47页 |
·加强美学理论修养 | 第47-48页 |
·意象教学的策略 | 第48-50页 |
·加强学生对古典诗词的领悟能力 | 第50-52页 |
·调动自身的生活经验,融入诗人内心世界 | 第50-51页 |
·自主合作,主动走进诗词 | 第51页 |
·鼓励学生将古典诗词和新诗中的意象进行对比学习 | 第51-52页 |
5 结语 | 第52-53页 |
参考文献 | 第53-58页 |
附录A | 第58-60页 |
附录B | 第60-61页 |
致谢 | 第61-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