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交通运输论文--水路运输论文--船舶工程论文--船舶机械论文--船舶系统论文--船舶操纵控制系统论文

水下高速航行体控制系统研究与实现

摘要第1-6页
ABSTRACT第6-11页
第1章 绪论第11-19页
   ·论文的研究背景和意义第11页
   ·水下高速航行体的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1-15页
     ·超空泡航行体的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1-14页
     ·超空泡航行体的建模及控制技术研究第14-15页
   ·DSP芯片的发展及应用第15-16页
   ·水下高速航行体控制技术实现的关键技术第16-17页
     ·空化器设计第16页
     ·稳定空泡的维持第16-17页
     ·声纳探测及小型化设计第17页
     ·机动转弯技术第17页
   ·论文的主要内容第17-19页
第2章 水下高速航行体定深控制系统设计第19-27页
   ·水下高速航行体的工作原理和结构第19-20页
     ·水下高速航行体的工作原理第19页
     ·水下高速航行体的结构第19-20页
   ·超空泡航行体的控制机理第20-23页
     ·超空泡航行体的运动稳定性模式第20-21页
     ·超空泡航行体运动的控制方法第21-23页
   ·水下高速航行体定深控制系统设计第23-26页
     ·定深控制系统原理及硬件组成第23-24页
     ·航行体深度测量第24-25页
     ·空化器角度测量第25-26页
   ·本章小结第26-27页
第3章 水下高速航行体的数学建模研究第27-37页
   ·坐标系选择与运动学参数第27-29页
     ·坐标系的选定第27-28页
     ·航行体的运动参数第28-29页
   ·水下高速航行体的受力分析第29-32页
     ·空化器的受力分析第29-30页
     ·水下高速航行体的滑行力第30-31页
     ·水下高速航行体的推力第31页
     ·水下高速航行体的重力第31-32页
   ·水下高速航行体的运动学模型第32页
   ·水下高速航行体的动力学模型第32-33页
   ·水下高速航行体的数学模型第33-34页
   ·水下高速航行体数学模型的线性化第34-36页
     ·小扰动原理线性化第34-35页
     ·水下高速航行体的空间运动方程的一般形式第35页
     ·空间运动方程的线性化第35-36页
   ·本章小结第36-37页
第4章 水下高速航行体定深控制算法研究第37-48页
   ·PID控制原理第37-38页
     ·模拟PID控制器的数学模型第37-38页
     ·数字式PID控制器的数学模型第38页
     ·PID控制器参数整定方法第38页
   ·水下高速航行体基于PID定深控制第38-42页
     ·水下高速航行体定深航行的状态空间描述第38-39页
     ·水下高速航行体开环特性分析第39-40页
     ·PID控制仿真第40-42页
   ·水下高速航行体基于模糊自适应PID定深控制第42-47页
     ·模糊控制理论及模糊控制器结构第42-43页
     ·模糊自适应PID控制器第43-46页
     ·模糊自适应PID控制仿真第46-47页
   ·本章小结第47-48页
第5章 水下高速航行体定深控制系统硬件设计第48-68页
   ·水下高速航行体定深控制系统硬件总体设计第48-49页
   ·DSP主控制板设计第49-60页
     ·DSP最小系统设计第49-54页
     ·数据采集部分设计第54-56页
     ·传感器信号调理电路第56-57页
     ·通信电路设计第57-58页
     ·CPLD逻辑电路设计第58-60页
     ·DSP主控板实物图第60页
   ·舵机驱动板设计第60-64页
     ·舵机的参数第60-61页
     ·脉宽调制(PWM)调速原理第61-62页
     ·舵机功率驱动电路设计第62-64页
     ·舵机功率驱动板实物第64页
   ·系统供电及点火板设计第64-66页
   ·电路板连接实物图第66页
   ·PCB板设计注意事项第66-67页
   ·本章小结第67-68页
第6章 水下高速航行体定深控制系统软件设计第68-83页
   ·DSP编程语言简介第68页
   ·DSP集成开发环境CCS介绍第68-70页
   ·系统程序设计第70-80页
     ·系统主程序第70-72页
     ·通信中断程序第72-74页
     ·数据采集中断程序第74-76页
     ·模糊自适应PID控制算法程序第76页
     ·舵机控制程序第76-79页
     ·参数设定及记录子程序第79-80页
   ·舵机位置响应测试第80-82页
   ·本章小结第82-83页
结论第83-84页
参考文献第84-88页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和取得的科研成果第88-89页
致谢第89页

论文共89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舰艇复杂管路冲击响应研究
下一篇:AUV垂直面运动控制过程中自抗扰方法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