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租车驾驶行为中的信息分类与交互设计研究
| 中文摘要 | 第1-5页 |
| Abstract | 第5-8页 |
| 第1章 绪论 | 第8-14页 |
| ·课题来源与研究背景 | 第8页 |
| ·课题来源 | 第8页 |
| ·研究背景 | 第8页 |
| ·研究的内容 | 第8-9页 |
| ·研究目的与意义 | 第9页 |
| ·研究目的 | 第9页 |
| ·研究意义 | 第9页 |
| ·研究的主要方法与技术路线 | 第9-14页 |
| ·符号学路径下的产品建构方法 | 第9-12页 |
| ·研究框架 | 第12-14页 |
| 第2章 出租车驾驶信息终端的研究概况 | 第14-19页 |
| ·出租车驾驶信息的国内研究概况 | 第14-15页 |
| ·出租车驾驶信息的国外研究概况 | 第15-16页 |
| ·出租车驾驶信息交互设计基本特征 | 第16-19页 |
| 第3章 出租车驾驶信息分析 | 第19-42页 |
| ·出租车驾驶信息的界定 | 第19-25页 |
| ·出租车驾驶信息概况 | 第19页 |
| ·出租车驾驶信息的界定 | 第19-25页 |
| ·出租车驾驶信息的分类 | 第25页 |
| ·出租车驾驶信息的建构分析 | 第25-32页 |
| ·创建产品示意图 | 第26-27页 |
| ·集束示意图的元素 | 第27-29页 |
| ·建立粗略的几何布局 | 第29-31页 |
| ·确定基本的和偶发的交互关系 | 第31-32页 |
| ·出租车驾驶行为中的环境影响因素分析 | 第32-37页 |
| ·道路交通因素分析 | 第33-35页 |
| ·交通规则因素分析 | 第35-36页 |
| ·自然环境因素分析 | 第36-37页 |
| ·乘客因素分析 | 第37页 |
| ·出租车驾驶行为中环境因素界定 | 第37页 |
| ·基于使用过程的产品构建 | 第37-42页 |
| 第4章 出租车司机的驾驶行为研究 | 第42-67页 |
| ·出租车司机行为观察 | 第42-45页 |
| ·确定观察对象 | 第42-43页 |
| ·用户行为观察 | 第43-45页 |
| ·用户行为与物的映射分析 | 第45-51页 |
| ·意义的提取与建构 | 第51-53页 |
| ·基于出租车驾驶行为观察的意义建构 | 第51-52页 |
| ·基于用户访谈的意义分析 | 第52-53页 |
| ·行为意义的最终建构 | 第53-63页 |
| ·行为意义的简化与聚类 | 第53-59页 |
| ·意义聚类分析 | 第59-63页 |
| ·意义的最终构建 | 第63-65页 |
| ·本章小结 | 第65-67页 |
| 第5章 基于意义模块的出租车驾驶信息建构 | 第67-83页 |
| ·行为‐对象‐意义三者映射关系 | 第67-72页 |
| ·意义与物的映射分析 | 第72-77页 |
| ·经验层意义——物分析 | 第72-74页 |
| ·语意层意义——物分析 | 第74-75页 |
| ·语用层意义——物分析 | 第75-77页 |
| ·基于意义模块的产品建构 | 第77-79页 |
| ·基于运营信息模块的交互设计方案 | 第79-83页 |
|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 第83-88页 |
| ·研究结论 | 第83页 |
| ·建议与展望 | 第83-84页 |
| ·SAPAD 方法思考 | 第84-88页 |
| 致谢 | 第88页 |
| 参考文献 | 第88-91页 |
| 附录 A 行为意义建构 | 第91-98页 |
| 附录 B 语构成意义聚类 | 第98-99页 |
| 附录 C 经验层意义聚类 | 第99-100页 |
| 附录 D 语意层意义聚类 | 第100-101页 |
| 附录 E 语意层意义聚类 | 第101-102页 |
| 附录 F 意义族聚类分析 | 第10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