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化学工业论文--其他化学工业论文--发酵工业论文--一般性问题论文--发酵工艺论文

红酵母发酵生产类胡萝卜素的研究

摘要第1-6页
Abstract第6-13页
第一章 绪论第13-24页
   ·国内外利用微生物生产类胡萝卜素的研究进展第13-17页
     ·利用霉菌发酵生产类胡萝卜素第13-14页
     ·利用酵母类微生物生产类胡萝卜素第14-15页
     ·从光合细菌中提取类胡萝卜素第15-16页
     ·从藻类生物中提取类胡萝卜素第16-17页
   ·不同微生物生产类胡萝卜素特点比较第17-19页
   ·类胡萝卜素的主要生物学活性第19页
     ·类胡萝卜素的抗氧化性第19页
     ·类胡萝卜素的抗癌活性第19页
   ·类胡萝卜素在酵母细胞内的合成途径第19-22页
   ·红酵母产类胡萝卜素的研究方法第22-23页
     ·菌种的筛选与育种第22页
     ·类胡萝卜素的提取方法第22-23页
       ·有机溶剂萃取法第22-23页
       ·其他提取方法第23页
   ·本论文的研究意义及内容第23-24页
第二章 红酵母及其色素的鉴定第24-34页
   ·实验材料与方法第24-27页
     ·实验材料第24页
     ·实验试剂第24页
     ·实验设备第24-25页
     ·红酵母的活化及培养第25页
     ·生物量测定第25页
     ·细胞破壁方法第25页
     ·类胡萝卜素含量的测定第25-26页
     ·紫外分光光谱的测定第26页
     ·薄层层析分析第26页
     ·高效液相色谱法第26页
     ·红酵母菌种鉴定第26-27页
   ·结果与讨论第27-33页
     ·细胞破壁方法对类胡萝卜素提取的影响第27-28页
       ·不同细胞破壁方法比较第27-28页
       ·细胞自溶法条件分析第28页
     ·色素的光谱分析第28-29页
     ·红酵母色素的薄层层析第29-30页
     ·红酵母色素的高效液相色谱分析第30-31页
     ·红酵母菌种的鉴定第31-32页
       ·形态学鉴定第31-32页
       ·生理特性测试结果第32页
       ·DNA测序及鉴定结果第32-33页
   ·小结第33-34页
第三章 红酵母发酵工艺条件优化第34-63页
   ·实验材料第34-35页
     ·实验试剂第34-35页
     ·实验仪器第35页
     ·菌种第35页
   ·实验方法第35-42页
     ·培养方法第35-36页
     ·测定方法第36页
     ·培养基残糖的测定第36-37页
     ·基础培养基的单因素实验第37-38页
       ·碳源与氮源的选择第37页
       ·葡萄糖最佳添加量的选择第37-38页
       ·蛋白胨添加量的确定第38页
       ·酵母膏添加量的确定第38页
     ·培养条件的单因素实验第38-39页
       ·最佳初始pH的确定第38页
       ·最佳培养温度的确定第38页
       ·摇床转速的确定第38-39页
     ·蔗糖组培养基的最佳组分配比试验第39页
     ·红酵母发酵动力学曲线及其理化性质的变化第39-40页
       ·葡萄糖组培养发酵动力学曲线的测定第39页
       ·蔗糖组培养基发酵动力学曲线的测定第39页
       ·色素积累变化趋势的检测第39-40页
       ·红酵母胞内大分子蛋白质的变化第40页
     ·最佳培养基的中试试验第40页
     ·红酵母促进因子的添加实验第40-41页
       ·植物激素对红酵母发酵的影响第40页
       ·芒果皮对红酵母发酵的影响第40-41页
       ·麦芽根浸出液对红酵母发酵的影响第41页
       ·LaCl_3对红酵母发酵的影响第41页
     ·利红酵母发酵生产含类胡萝卜素秸秆饲料的研究第41-42页
       ·利用秸秆水解液进行发酵第41页
       ·液体括轩词料的发酵第41-42页
       ·固体秸秆饲料的发酵第42页
   ·实验结果第42-61页
     ·培养基碳源的选择第42-43页
     ·培养基氮源的选择第43-44页
     ·葡萄糖组各组分培养基的确定第44-46页
       ·葡萄糖添加量的确定第44页
       ·蛋白胨添加量的确定第44-45页
       ·酵母膏添加量的确定第45-46页
     ·最佳培养条件的确定第46-48页
       ·最适初始pH的确定第46页
       ·最适培养温度的确定第46-47页
       ·摇床转速的确定第47-48页
     ·蔗糖组培养基的最佳组分配比实验第48-50页
     ·红酵母发酵动力学曲线及其理化性质的变化第50-55页
       ·葡萄糖组培养发酵动力学曲线及发酵过程分析第50-52页
       ·蔗糖组培养发酵动力学曲线及发酵过程分析第52-53页
       ·两组培养基对红酵母发酵的差别第53页
       ·色素积累变化趋势分析第53-54页
       ·红酵母细胞大分子蛋白质的变化第54-55页
     ·最佳培养基的中试试验第55页
     ·红酵母生长促进因子的添加实验第55-58页
       ·植物激素对红酵母发酵的影响第55-56页
       ·芒果皮对红酵母发酵的影响第56-57页
       ·麦芽根浸出液对红酵母发酵的影响第57-58页
       ·氯化镧对红酵母发酵的影响第58页
     ·利红酵母发酵生产含类胡萝卜素秸秆饲料的研究第58-61页
       ·利用秸秆水解液进行发酵第58-59页
       ·液体秸秆饲料的发酵第59页
       ·固体秸秆饲料的发酵第59-61页
   ·小结第61-63页
第四章 结论第63-64页
参考文献第64-68页
致谢第68页

论文共68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发酵法提取藤茶中活性成分的研究
下一篇:含二苯甲酮结构分散染料的合成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