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多学科优化设计方法的白车身轻量化研究
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11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1-33页 |
·引言 | 第11-13页 |
·国内外汽车轻量化研究现状 | 第13-15页 |
·汽车轻量化的实施途径 | 第15-28页 |
·采用轻量化材料实现汽车轻量化 | 第15-22页 |
·汽车轻量化优化设计研究进展 | 第22-26页 |
·成形技术 | 第26-28页 |
·轻量化方法评析 | 第28-31页 |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 第31-33页 |
第二章 整车有限元建模方法研究 | 第33-53页 |
·引言 | 第33-34页 |
·整车有限元建模 | 第34-43页 |
·单元选取及其尺寸、质量控制 | 第34-35页 |
·零件网格划分 | 第35-39页 |
·连接方式模拟 | 第39-43页 |
·整车模块化建模方法研究 | 第43-49页 |
·模块划分准则 | 第43-44页 |
·模型文件结构 | 第44-45页 |
·规范的命名 | 第45-49页 |
·子模块的命名 | 第45-46页 |
·模型的编码规则 | 第46-49页 |
·整车有限元模型 | 第49-52页 |
·本章小结 | 第52-53页 |
第三章 白车身刚度及整车碰撞仿真与试验的验证 | 第53-69页 |
·引言 | 第53页 |
·模态分析方法概述 | 第53-56页 |
·多自由度系统模态分析理论基础 | 第53-54页 |
·车身有限元计算理论基础~[154] | 第54-56页 |
·显式非线性有限元算法理论基础 | 第56-57页 |
·白车身刚度仿真与试验验证 | 第57-64页 |
·仿真计算 | 第57-58页 |
·试验 | 第58-63页 |
·刚度仿真与试验的对比分析 | 第63-64页 |
·侧面碰撞仿真与试验验证 | 第64-68页 |
·本章小结 | 第68-69页 |
第四章 白车身材料和结构参数的灵敏度分析 | 第69-101页 |
·引言 | 第69页 |
·试验设计(DOE)方法概述 | 第69-74页 |
·基本概念 | 第69-70页 |
·DOE 方法简介 | 第70-73页 |
·试验设计数据处理 | 第73-74页 |
·多学科设计优化流程 | 第74-75页 |
·因子与水平 | 第75-80页 |
·白车身评价指标的确定 | 第80-82页 |
·正交试验设计矩阵 | 第82页 |
·白车身刚度、模态、侧碰仿真优化流程集成 | 第82-84页 |
·刚度与模态解析 | 第83页 |
·侧碰解析 | 第83-84页 |
·结果提取 | 第84页 |
·白车身材料和结构参数的灵敏度分析 | 第84-99页 |
·刚度灵敏度分析 | 第85-87页 |
·白车身结构侧碰抗撞性灵敏度分析 | 第87-96页 |
·各变量对白车身性能的灵敏度分析 | 第96-99页 |
·小结 | 第99-101页 |
第五章 白车身刚度及碰撞近似模型的建立 | 第101-113页 |
·引言 | 第101页 |
·响应面法的基本原理 | 第101-102页 |
·神经网络(RBF/EBF)模型 | 第102-103页 |
·克里金(Kriging)模型 | 第103-104页 |
·插值近似模型的误差分析 | 第104-105页 |
·近似模型的建立 | 第105-112页 |
·响应面方法建立近似模型 | 第105-108页 |
·神经网络方法建立近似模型 | 第108-110页 |
·克里金(Kriging)方法建立近似模型 | 第110-112页 |
·本章小结 | 第112-113页 |
第六章 基于多目标优化方法的白车身轻量化优化设计 | 第113-129页 |
·引言 | 第113页 |
·多目标优化问题的数学模型 | 第113页 |
·多目标优化算法 | 第113-116页 |
·多目标模拟退火算法 | 第114-115页 |
·遗传算法 | 第115-116页 |
·基于模拟退火算法的车身多目标轻量化设计 | 第116-121页 |
·正面碰撞及 40%偏置碰撞的仿真验证 | 第121-124页 |
·轻量化后的碰撞试验验证 | 第124-127页 |
·本章小结 | 第127-129页 |
第七章 总结与展望 | 第129-133页 |
·研究结论 | 第129-130页 |
·论文创新点 | 第130-131页 |
·研究展望 | 第131-133页 |
参考文献 | 第133-145页 |
作者简介及攻读博士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145-146页 |
致谢 | 第14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