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9页 |
绪论 | 第9-21页 |
(一) 问题的提出 | 第9-10页 |
(二) 概念界定 | 第10-12页 |
(三) 国内外关于通识教育的研究 | 第12-20页 |
1. 以美国为代表的国外通识教育研究概况 | 第12-17页 |
2. 国内通识教育研究概况 | 第17-20页 |
(四) 研究思路与方法 | 第20-21页 |
(五) 研究难重点和创新点 | 第21页 |
一、 我国高校通识教育的现状分析 | 第21-36页 |
(一) 我国高校通识教育的实施概况 | 第21-34页 |
1. 综合类高等院校的通识教育实施概况 | 第21-25页 |
2. 理工科类院校的通识教育实施概况 | 第25-26页 |
3. 外语类院校的通识教育实施概况 | 第26-28页 |
4. 财经类院校的通识教育实施概况 | 第28-29页 |
5. 师范类院校的通识教育实施概况 | 第29-30页 |
6. 农科类院校的通识教育实施概况 | 第30-32页 |
7. 医科类院校的通识教育实施概况 | 第32-33页 |
8. 高职类院校的通识教育实施概况 | 第33-34页 |
(二) 我国高校通识教育的实施特点分析 | 第34-36页 |
1. 从通识教育的培养目标看 | 第34页 |
2. 从通识教育培养目标与实施情况的关系看 | 第34-35页 |
3. 从通识教育的组织范式看 | 第35页 |
4. 从通识教育的课程设置看 | 第35-36页 |
5. 从通识教育制度支持的程度看 | 第36页 |
二、 我国高校通识教育价值取向辨析 | 第36-52页 |
(一) 狭义的人文主义价值取向 | 第38-44页 |
1. 何谓狭义的人文主义价值取向 | 第38-39页 |
2. 选择狭义的人文主义价值取向的原因 | 第39-42页 |
3. 关于狭义的人文主义价值取向的辨析 | 第42-44页 |
(二) 折中主义价值取向 | 第44-49页 |
1. 何谓折中主义价值取向 | 第44-45页 |
2. 选择折中主义价值取向的原因 | 第45-48页 |
3. 关于折中主义价值取向的辨析 | 第48-49页 |
(三) 功利主义价值取向 | 第49-52页 |
1. 功利主义价值取向的诠释及表现 | 第49-51页 |
2. 选择功利主义价值取向的原因 | 第51-52页 |
3. 关于功利主义价值取向的辨析 | 第52页 |
三、 我国与美国高校通识教育价值取向的对比分析 | 第52-57页 |
(一) 美国高校通识教育的价值取向流派 | 第52-54页 |
1. 理想常经主义价值取向 | 第52-53页 |
2. 进步实用主义价值取向 | 第53页 |
3. 精粹本质主义价值取向 | 第53-54页 |
(二) 我国与美国高校通识教育价值取向的对比分析 | 第54-57页 |
1. 美国高校通识教育的价值取向更关注人本身 | 第54-56页 |
2. 美国高校通识教育的主流价值取向实现了包容和超越 | 第56-57页 |
五、 未来我国高校通识教育价值取向的建构 | 第57-62页 |
(一) 以人为本,兼顾身、心、灵 | 第57-60页 |
(二) 以校为本,实施途径多元 | 第60-62页 |
结语 | 第62-63页 |
参考文献 | 第63-68页 |
附录 A | 第68-69页 |
致谢 | 第6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