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1-5页 |
| Abstract | 第5-8页 |
| 引言 | 第8-9页 |
| 第一章 绪论 | 第9-15页 |
| 第一节 赵季平及其电影音乐作品简述 | 第9-11页 |
| 一、赵季平的生平及创作概述 | 第9页 |
| 二、代表影视音乐作品一览 | 第9-11页 |
| 三、国内外研究现状简述 | 第11页 |
| 第二节 约翰威廉姆斯及其电影音乐作品简述 | 第11-15页 |
| 一、约翰威廉姆斯的生平及创作概述 | 第11-13页 |
| 二、约翰威廉姆斯及其电影音乐作品 | 第13页 |
| 三、国内外研究现状简述 | 第13-15页 |
| 第二章 赵季平的电影音乐 | 第15-40页 |
| 第一节 旋律 | 第15-25页 |
| 2-1-1 民间国粹——民族民间素材的引用与再创作 | 第15-19页 |
| 2-1-2 简洁凝练——简单音程构成的摩天大楼 | 第19-22页 |
| 2-1-3 浑然天成——旋律结构的起承转合 | 第22-25页 |
| 第二节 配器 | 第25-34页 |
| 2-2-1 民族乐器的运用 | 第25-29页 |
| 2-2-2 打击乐器的运用 | 第29-30页 |
| 2-2-3 人声音色的运用 | 第30-31页 |
| 2-2-4 声部的进行特征 | 第31-34页 |
| 第三节 和声 | 第34-40页 |
| 2-3-1 西洋调式与民族调式的综合运用 | 第34-36页 |
| 2-3-2 个性化的和弦结构与和声进行 | 第36-40页 |
| 第三章 约翰.威廉姆斯的电影音乐 | 第40-77页 |
| 第一节 旋律——“主导动机” | 第40-48页 |
| 3-1-1 动机原型——性格化的主题动机塑造 | 第40-43页 |
| 3-1-2 动机发展——多样化的发展模式 | 第43-48页 |
| 第二节 配器 | 第48-62页 |
| 3-2-1 铜管,打击乐,固定节奏的结合 | 第48-52页 |
| 3-2-2 色彩性乐器的使用 | 第52-57页 |
| 3-2-3 音色关系的处理 | 第57-62页 |
| 第三节 和声 | 第62-71页 |
| 3-3-1 调性布局 | 第62-65页 |
| 3-3-2 和弦的应用 | 第65-70页 |
| 3-3-3 和声的进行 | 第70-71页 |
| 第四节 曲式 | 第71-77页 |
| 3-4-1 回旋性结构 | 第72-74页 |
| 3-4-2 三部性结构 | 第74-75页 |
| 3-4-3 对比性多主题结构 | 第75-77页 |
| 第四章 比较性研究 | 第77-80页 |
| 第一节 综述 | 第77-78页 |
| 第二节 特征性及比较 | 第78-80页 |
| 结论 | 第80-83页 |
| 参考文献 | 第83-8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