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交通运输论文--铁路运输论文--特种铁路论文--地下铁路论文

红土地地铁车站结构抗震问题研究

摘要第1-4页
ABSTRACT第4-8页
第一章 绪论第8-14页
   ·概述第8页
   ·地下结构地震反应的特点第8-9页
   ·国内外研究现状和存在的问题第9-12页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第12-14页
第二章 岩土-地下结构动力反应第14-19页
   ·概述第14页
   ·岩土体-结构相互作用体系运动方程第14-17页
   ·运动方程的求解方法第17-18页
     ·运动方程第17-18页
     ·常加速度法第18页
   ·本章小结第18-19页
第三章 基于有限元的抗震理论第19-25页
   ·有限元基本理论第19-21页
     ·概述第19-20页
     ·有限元分析基本步骤第20-21页
   ·动力有限元基本理论第21-23页
   ·本章小结第23-25页
第四章 红土地地铁车站概况和有限元模型第25-32页
   ·红土地地铁车站概况第25-28页
     ·工程概况第25页
     ·设计概述第25-27页
     ·地质构造第27-28页
     ·水文地质条件第28页
     ·气候条件第28页
     ·不良地质现象第28页
     ·地震第28页
   ·红土地地铁车站有限元模型第28-31页
     ·计算模型第28-29页
     ·计算过程中的基本假定第29-30页
     ·边界条件第30页
     ·地震波的选取第30-31页
   ·本章小结第31-32页
第五章 地震作用下红土地地铁车站的地震反应第32-44页
   ·概述第32页
   ·车站结构的自振模态分析第32-33页
   ·车站结构的地震荷载时程分析第33-43页
     ·地震荷载作用下岩土-车站结构体系的位移变化第33-34页
     ·地震荷载作用下车站结构的位移变化第34-36页
     ·地震荷载作用下地铁车站结构二次衬砌的弯矩第36-37页
     ·地震荷载作用下地铁车站结构喷射混凝土的弯矩第37-39页
     ·地震荷载作用下地铁车站结构二次衬砌的轴力第39-40页
     ·地震荷载作用下地铁车站结构喷射混凝土的轴力第40-42页
     ·地震荷载作用下锚杆内力第42-43页
   ·本章小结第43-44页
第六章 红土地地铁车站抗震性能研究第44-86页
   ·概述第44页
   ·二次衬砌厚度对车站结构抗震性能的影响第44-63页
     ·岩土-车站结构体系自振特性与二次衬砌厚度的关系第45页
     ·岩土-车站结构体系位移变化与二次衬砌厚度的关系第45-48页
     ·车站结构位移变化与二次衬砌厚度的关系第48-50页
     ·车站结构二次衬砌弯矩与二次衬砌厚度的关系第50-53页
     ·车站结构喷射混凝土弯矩与二次衬砌厚度的关系第53-55页
     ·车站结构二次衬砌轴力与二次衬砌厚度的关系第55-58页
     ·车站结构喷射混凝土轴力与二次衬砌厚度的关系第58-60页
     ·车站结构中锚杆内力与二次衬砌厚度的关系第60-63页
   ·地铁车站埋深对车站结构抗震性能的影响第63-85页
     ·岩土-车站结构体系自振特性与车站埋深的关系第63-64页
     ·岩土-车站结构体系位移变化与车站埋深的关系第64-67页
     ·车站结构位移变化与车站埋深的关系第67-70页
     ·车站结构二次衬砌弯矩与车站埋深的关系第70-73页
     ·车站结构喷射混凝土弯矩与车站埋深的关系第73-76页
     ·车站结构二次衬砌轴力与车站埋深的关系第76-79页
     ·车站结构喷射混凝土轴力与车站埋深的关系第79-82页
     ·车站结构锚杆内力与车站埋深的关系第82-85页
   ·本章小结第85-86页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第86-88页
   ·结论第86-87页
   ·展望第87-88页
致谢第88-89页
参考文献第89-92页
在学期间发表的论著及取得的科研成果第92页

论文共92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地铁隧道下穿铁路对洞口边坡及铁路影响研究
下一篇:近接条件下考虑车—隧耦合的空间动力特性与减振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