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地西藏班(校)良好课堂气氛营造研究--以J市西藏中学为个案
目录 | 第1-5页 |
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8页 |
绪论 | 第8-21页 |
(一) 选题缘由 | 第8-10页 |
(二) 文献综述 | 第10-17页 |
(三) 理论基础 | 第17页 |
(四) 研究意义 | 第17-18页 |
(五) 研究思路 | 第18页 |
(六) 研究方法 | 第18-20页 |
(七) 研究重点、难点 | 第20-21页 |
一、课堂气氛及其教育学意义透析 | 第21-26页 |
(一) 课堂气氛的概念界定 | 第21-22页 |
1. 气氛的内涵 | 第21页 |
2. 课堂气氛的内涵 | 第21-22页 |
(二) 良好课堂气氛在教学中的意义 | 第22-23页 |
1. 良好课堂气氛的标准 | 第22-23页 |
2. 良好课堂气氛的教育学意义 | 第23页 |
(三) 良好课堂气氛的心理学机制 | 第23-26页 |
1. 课堂气氛为课堂教学提供了心理背景 | 第24页 |
2. 课堂气氛能影响师生的思维 | 第24页 |
3. 课堂气氛会影响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 第24-26页 |
二、J市西藏中学课堂气氛的实地考察 | 第26-36页 |
(一) J市西藏中学的自然文化环境 | 第26-27页 |
1. J市自然地理环境 | 第26页 |
2. J市文化环境 | 第26页 |
3. J市西藏中学概况 | 第26-27页 |
(二) J市西藏中学课堂教学的参与观察 | 第27-32页 |
1. 教师问卷调查分析 | 第27-29页 |
2. 教师访谈结果分析 | 第29-31页 |
3. J市西藏中学课堂教学的参与式观察 | 第31-32页 |
(三) J西藏中学课堂气氛沉闷的表现 | 第32-36页 |
1. 信息传递的单向度 | 第32-33页 |
2. 异化的人际关系 | 第33-34页 |
3. 竞争和合作的缺少 | 第34页 |
4. 教师期待的缺少 | 第34-35页 |
5. 功利化的教师竞争机制 | 第35-36页 |
三、J市西藏中学课堂气氛沉闷的原因探析 | 第36-44页 |
(一) 内地西藏班藏族学生具有特殊的心理发展特点 | 第36-38页 |
1. 藏族学生具有独特的思维发展特点 | 第36-37页 |
2. 藏族学生具有特殊的认知方式 | 第37-38页 |
3. 内地西藏班学生的个性特点 | 第38页 |
(二) 内地西藏班藏族学生学习的特殊性 | 第38-39页 |
(三) 内地西藏班教师专业素养的不足 | 第39-42页 |
1. 教师教学观念存在偏差 | 第40-41页 |
2. 教师缺少应有的专业素养 | 第41-42页 |
(四) 内地西藏班(校)学制改革的负面影响 | 第42页 |
(五) 内地西藏班(校)教育评价体系不健全 | 第42-44页 |
四、内地西藏班(校)良好课堂气氛的营造策略 | 第44-53页 |
(一) 国家和教育主管部门要做好组织协调工作 | 第44-45页 |
1. 组织好内地西藏班教材的编写 | 第44-45页 |
2. 改进单一的教育评价体系 | 第45页 |
(二) 注重内地西藏班教师专业素质的提高 | 第45-51页 |
1. 自觉更新旧的教育观念 | 第46-47页 |
2. 采用灵活教学方法,激发学生兴趣 | 第47-48页 |
3. 融洽师生关系,实现教学民主 | 第48-50页 |
4. 强化西藏班教师的科研意识 | 第50-51页 |
(三) 努力创设积极的教学氛围 | 第51-53页 |
1. 消除学生心理障碍,使学生参与教学 | 第51页 |
2. 加强心理辅导,培养学生良好心理素质 | 第51-52页 |
3. 帮助学生形成开放的心态 | 第52-53页 |
结语 | 第53-54页 |
参考文献 | 第54-59页 |
附录 | 第59-61页 |
后记 | 第61页 |